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查看详情

全面贯彻“零容忍” 上交所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突出问题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期:2022-03-03 16:01:25  责编:刘玉辉 
分享:

   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了2021年度一线监管情况。2021年,上交所针对各类违规主体共实施纪律处分185单,同比增加约36%;处分证券发行人126家次及相关监管对象656名,同比增加约15%;针对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逃废债”、定期报告披露违规等典型、恶性案件的主要责任人员,作出公开谴责、公开认定不适格人选等处分决定50余次,同比增长约20%;针对异常交易行为和一般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实施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5300余次,同比增长约60%。

   2021年上交所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突出问题。2021年,上交所突出对财务造假等重点案件惩处,严肃处置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持续强化年报信息披露监管,加大并购重组事中事后监管。上交所全年共处置财务造假类信息披露案件4单,涉及的4家上市公司被公开谴责,处分相关责任人54名,其中19名责任人被公开谴责,1名责任人被公开认定。对20余单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行为作出处理;推动70余家公司完全或部分解决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涉及金额570余亿元。针对相关违规行为分类实施自律监管惩戒,全年实施纪律处分34单,处分上市公司33家,相关责任人232名;对20余起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及时作出纪律处分或监管措施,坚决防止随意性、忽悠式预告;强化“三高类”重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现金类重组现场检查力度,累计发出问询函70余份,其中9单问询后主动终止。

   严格执行上市公司退市新规。2021年是退市新规落地执行的第一年,上交所完善财务类退市实施标准,“严字当头”执行退市规定,严肃惩处退市中的违规行为。全年沪市退市14家,其中强制退市8家;对披露年报后触及相应退市指标的42家上市公司及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防范违规乱象在科创板重演。注册制改革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2021年,上交所落实注册制“三原则”,压严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压实中介机构核查把关责任,严格把好入口关;优化调整发行承销规则,规范科创板发行定价秩序;紧紧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个重点目标,强化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防范市场乱象重演。一是及时查处审核环节信披违规,抓早抓小为科创企业立规矩。2021年全年实施纪律处分6单,监管措施10单,主要针对信息披露不准确、董监高信息披露方式不规范、核心技术人员违规减持等一般违规事项。二是严肃处理发行承销“抱团压价”。全年实施监管措施19单,涉及网下投资者11家、承销机构3家、战略投资者1家。三是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全年就中介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实施书面警示11单,涉及中介机构3家及相关执业人员22人。其中,对2家保荐机构及16名保荐代表人实施书面警示,占比超过70%。

   协同抓好债市信披监管和风险防范。2021年,上交所严打“逃废债”等恶性违规,查处相关案件3单;针对债券发行人未按规定披露定期报告的“顽疾”,加大惩戒力度。全年针对定期报告披露违规作出纪律处分46单;加强个人责任追究,全年处分相关责任人员88人次。

   在全面加大一线监管力度的同时,上交所持续完善一线监管实施机制。推行透明监管,落实高效监管,实施分类监管,运用科技监管,提升一线监管效能和专业化水平。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认真履行一线监管职责,提升监管能力,依法依规加强对证券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努力维护证券市场“三公”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金融将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和投资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回应地产泡沫化、影子银行等热点话题3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介绍了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郭树清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展、房地产金融泡沫风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热点话题进行回应。他表示,房地产泡沫化、货币化问题发生了根本性扭转;(监管政策)不会简单地采取“大水漫灌”的办法,希望银行业保险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扩大投资。 &nb... [阅读]

  • 数字人民币第三批试点城市即将亮相

       全国第三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即将亮相。记者梳理全国多个地方的区域经济规划发现,力争跻身新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名单,成为多个地区的新年新目标。开年以来,河南、福建、黑龙江、重庆、广州等地明确提出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   据记者了解,申请纳入数字人民币新一批试点的不仅仅有城市,也有特色区域。其中,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力争入选新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区域;福州市、厦门市、杭州市有望成为第三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广州市是较早提出希望参与第三批试点的重点城市;重庆市则提... [阅读]

  • 市场规模达29万亿元 投资者数量创新高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之年。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以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大数据为基础,全面总结2021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并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发展进行展望。    《报告》显示,银行理财行业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截至2021年底,银行... [阅读]

  • 资本市场释放双向开放红利 中国资产“风景这边独好”

       外资看好中国资产的态度愈发明显。继去年全年外资净流入3846亿元、创近5年新高后,今年以来,北向资金“买买买”热情不减,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北向资金加速买入A股,年内净买入金额达240.31亿元。   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2年1月末,境外机构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663亿元至4.07万亿元,连续10个月上升。其中,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量新增501亿元至3.73万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