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查看详情

银行业在服务实体中提质增效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 经济日报   日期:2022-04-13 12:47:46  责编:刘玉辉 
分享:

   又到年报披露季,上市银行整体业绩亮眼。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4月11日,在A股上市的42家商业银行中,24家已披露2021年业绩,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7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11家城商行和农商行。整体来看,24家银行业绩向好,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20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在近期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将利润增长归功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以工商银行为例,2021年该行公司金融业务收入和个人金融业务分别为4058亿元和3996亿元。在公司金融业务方面,该行继续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金融资源供给。

   2021年末,工商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3.39万亿元;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48万亿元,全年主承销绿色债券(含碳中和债券)636.37亿元;普惠业务方面,2021年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约1.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784.4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2.5%。

   在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大型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建设银行年报显示,2021年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8.1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5%;债券投资较上年增加7035.62亿元。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重点区域,强化资源配置,提升重点区域业务发展综合贡献。基础设施、制造业中长期、民营企业、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6.91%、29.24%、15.21%和35.61%。

   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质效,也让银行获得更多利润回报。年报显示,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21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幅都达到两位数,其中,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增幅居前,分别为18.65%、12.28%和11.89%。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总额位列前三位,分别达3483亿元、3025亿元和2411亿元。

   各银行净利润增幅也有所分化。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增幅均超过了20%,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的增幅为2.75%和0.21%。年报显示,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一些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低于净利润的增速,另有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增幅不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甚至出现下滑态势,个别银行未来业绩能否持续稳健增长,有待进一步观察。

数字化提升服务效能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背后,与近年来大力推动数字化在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密不可分。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各银行持续发力金融科技。在6家大型银行中,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规模最高,达259.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6%。另外,建设银行金融科技投入235.76亿元,农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05.32亿元,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86.18亿元,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00.30亿元,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87.50亿元。其中,交通银行同比增长23.60%,增长幅度最高。

   有机构统计发现,过去3年中,从整体来看,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总额和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呈逐步走高态势。不仅如此,不少上市银行还为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近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攻坚关键领域,制定“数字中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成立了金融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计划筹设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

   据介绍,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并赋能各项业务提质增速。个人业务方面,发布手机银行APP7.0版,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同比增长18%,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交易客户分别增长24%和114%。对公业务方面,围绕产业数字化需求,加快对公业务线上化进程,重点建设交易银行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普惠贷款、跨境汇款、供应链融资等对公业务的全流程线上化,促进了产品销售增长。

   “去年普惠金融线上业务余额突破千亿元,新版企业网银客户快速增长至555万。线上化已经成为中行加快对公业务发展、融入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推动力。”刘金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据透露,中国银行最近正在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方案。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从各家银行的资产质量来看,通过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已披露业绩的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了稳定。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较快,值得警惕。比如,苏州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的1.36%升至6.65%,增加了5.29个百分点。

   为防范房地产贷款业务相关风险,目前各家银行正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建设银行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较多探索。据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介绍,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境内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7300.87亿元,增幅6.19%;不良率1.85%,较上年末上升0.54个百分点。他表示,2021年建设银行房地产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不良率低于境内对公贷款平均不良率,同时重点房企贷款的总量占比相对较少,对资产质量的影响总体可控。建设银行将满足房地产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推进住房租赁战略,同时做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研判和客户的监测,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据介绍,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为1.5万家企业、3800万个人房东和租客提供交易平台。住房租赁贷款余额1334.61亿元,同比增长60.02%。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表示,个人住房贷款是建设银行的优势领域,当前会积极支持居民家庭的合理住房贷款需求,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近期个人按揭需求有所回升,建设银行将做好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另外,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不少上市银行仍有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年报显示,一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上年出现下滑,如江阴银行的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出现下滑。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如果没有同步补充资本,就会导致资本充足率下滑。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由于部分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出于防范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今年仍有不少银行需要加大资金本补充力度。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四地银保监局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

       记者4月11日在银保监会组织的新市民金融服务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围绕创业、就业、住房、医疗等新市民金融服务重点领域,多地银保监局因地制宜,细化监管要求,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 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    业内人士认为,新市民在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信用等级难识别、收入状况难确定、有效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多地银保监局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解决新市民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北京银保监局副局长王威介绍,该局积极推进政务数据与监管数据共享,建立全国... [阅读]

  • 3月末境外机构持有 银行间市场债券3.88万亿元

       受国际环境影响,外资投资境内债券波动有所加大。截至2022年3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88万亿元,与2月末相比,减持了1100亿元。另外,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外资托管在中央结算的人民币债券累计达3.67万亿,较上月减少约1000亿元。对此,专家指出,从未来趋势看,外资投资人民币资产仍会以增配为主。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3%。其中国债和政府金... [阅读]

  • 深交所报告认为境内ETF市场迎来新发展机遇

       4月10日,深交所发布ETF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21)。报告显示,2021年境内ETF产品规模达到1.4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0.55%,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新高。    报告指出,围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对外开放等战略目标,结合全球ETF市场的发展趋势,境内ETF市场可能在以下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重点领域相关ETF产品迎来发展契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ETF产品线将持续完善,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阅读]

  • 12家期货公司去年净利翻倍 经纪业务“唱主角”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陆续发布,期货公司去年经营情况逐渐浮出水面。记者梳理发现,截至4月6日,A股和港股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涉及到34家期货公司,整体来看,期货公司多数净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净利润同比超过100%的有12家。根据中期协数据显示,去年149家期货公司合计净利润达137.05亿元,同比增长近六成。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告诉记者,期货公司去年整体净利实现较大增长,主要在于全市场管理规模有较大提升,这也反映了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