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查看详情

年内已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 专家预计投资属性将不断强化

来源: 新华网   日期:2022-06-22 10:37:58  责编:刘玉辉 
分享:

   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在中国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3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投标总量约为228亿元,超过发行量的4.5倍。央行表示,这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央行在港成功发行6期共600亿元人民币中央银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6个月期和1年期品种分别发行200亿元、100亿元和300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一方面源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制造业产业链的较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和资本市场较大的投资潜力。此外,我国货币政策和通胀走势长期稳定,实际收益率维持为正,使得投资人民币资产兼具流动性、回报率和安全性,未来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中标利率回落

   今年以来,央行累计在中国香港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与去年同期持平。具体来看,2月21日,央行在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50%和2.70%;3月22日,央行在港发行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60%;5月23日,央行在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9%和2.80%;6月21日,央行在港发行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

   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是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3月份发行时中标利率为2.60%,而6月份发行时则为2.30%,有明显回落。特别在当前全球债市收益率走高之际,此次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下降更加引人注目。

   王有鑫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相对充裕,融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投标总量和认购倍数较高,发行得到境外投资者的踊跃认购,推动利率回落,反映出境外投资者看好我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提振离岸人民币走势

   央行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指出,“在港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既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有利于带动其他发行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王有鑫表示,央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可以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金融产品投资体系,满足境外投资者投资需求,提高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推动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业务发展。同时,央行票据发行也是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离岸汇率稳定工具,有利于完善离岸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在离岸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或超调现象时,可以通过收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提高人民币做空成本来实现稳定汇率的目标。因此预计此次央行票据发行后,在短期内有利于提振离岸市场人民币走势。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17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69475,盘中最高报6.67215,最低报6.7016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2021年1月份,中银香港启动香港人民币央票回购做市机制。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达成央行票据回购交易3090亿元人民币,参与机构范围不断扩大。

   央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政策执行报告中曾表示,“香港央行票据常态化发行和央票回购市场发展,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对于促进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带动境内外市场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开展人民币业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数字人民币红包助阵 6月份消费数据值得期待

       随着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多地派发消费券成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之一。今年“618”活动期间,多地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新手段助力消费。专家预计,6月份消费数据将进一步改善。    6月19日,京东科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京东“618”期间,用户在京东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金额达4亿元,同比增长超18倍。据了解,“618”期间,京东科技携手多家银行首次大规模在23座试点城市发放... [阅读]

  • 证券业2021年榜单出炉 总资产规模突破十万亿

       证券业2021年综合经营业绩正式出炉。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近日对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各项业务收入等38项指标进行统计排名,公布了去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指标排名。    综合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行业总资产10.53万亿元,净资产2.51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0.0%和12.5%;行业净资本1.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7%;证券行业业绩持续改善,全行业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967.95亿元,实现净利润2... [阅读]

  • 专项债发行提速促基建 债市创新品种稳民企

       作为直接融资重要场所,债券市场将成为促进复工复产重要助力,在各项政策合力催化下,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按照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相关要求,从财政政策看,上述文件明确提到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    稳经济,发挥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作用不可或缺。今年以来,政策端靠前发力,提升专项债发行速度,发挥专项债促基建的作用。监管部门也采取了创新债券品种,支持民企融资、科创融资,支持抗疫复工复产等一... [阅读]

  • 摸准企业需求 银行求解信贷“扩量提效”

       在“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的政策引导下,银行如何持续挖掘企业需求?《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当前银行资金储备普遍较为充足,但疫情之下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面对信贷投放目标提升的要求,银行一方面加大营销实现贷款“扩面降价”,另一方面也通过数字化方式提升质效,平衡“促投放”和“控风险”,使金融活水及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