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  >> 查看详情

江苏常州经开区跨越式发展观察:告别摊大饼式扩张 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来源: 新华社   日期:2022-02-28 11:05:39  责编:刘玉辉 
分享: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成立6年多来,在土地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强约束下,摈弃旧的发展方式,推出产业更新、园区更新等改革措施,以存量调整促动能转换。2021年度江苏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常州经开区从成立之初的全省第60位,跃升到第4位,其中,经济发展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摊大饼式扩张难以为继

  6年前,常州经开区由常州市武进区3个乡镇与戚墅堰区合并后成立,面积为180平方公里。经开区地处常州东大门,与无锡接壤,这里的村镇组织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兴办集体企业,民营经济发达,是苏南模式发祥地。

  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冯旭江介绍,经开区面积小,企业多,有工业企业1.4万家,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但也有大量从事简单加工的小微企业。经开区几乎每个村都有工业园,这些村级工业园曾红火一时,如今却问题成堆:一是土地资源消耗殆尽。经开区工矿用地47平方公里,大量被村级工业园占据,全区土地总体开发强度达53%,超过了国内许多大城市;二是电镀、化工、印染等污染企业多;三是产出效益低。工业用地亩均年产值仅13万元,亩均税收2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地2.3万亩。

  如何破解资源瓶颈?经开区党政领导数次带队到珠三角调研,并结合自身情况,推出产业更新、园区更新等计划,通过“培优汰劣”“加减乘除”“腾笼换凤”等方式加速推进。

  经开区横山桥镇八方工业园建于30年前,曾经带动周边快速发展,可如今园区70多家企业中,有60多家亩均税收不到2万元,且环保问题突出。

  2021年6月,八方工业园更新计划一期启动580亩,结合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建设高标准厂房、多层厂房、研发中试楼、企业总部等,打造成为环境优美、集约高效的中小企业集聚区。在八方工业园办企业的谢卫中说:“我在这里扎根20年,见证了园区起伏,一直想增资扩产,苦于没有空间。新园区开工建设后,我们已签订了回购厂房协议,因为相信这里的未来。”

  产业更新培优汰劣。冯旭江介绍,经开区近年来对占有工业用地独立运转的5208家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体检”。按照税收、环保、能耗、信访、高新技术等8个指标综合评分,分成ABCD四档。AB类是优良企业,鼓励发展做加法,CD类效益低资源占用大的企业,限制供地做减法。

  经开区横林镇地板产业发展已有30年历史,年出口规模在全国地板出口中占很大比重。横林镇人大主席姚鸿介绍,全镇近年以“加减乘除”促产业转型。“加法”是增加高端装备项目,每年新增5000万元以上项目超过20个,全镇已有近200家规上企业;“减法”是整治“散乱污”企业,已关闭超过50家不合规地板企业;“乘法”是大力推动企业上市;“除法”是彻底淘汰低效高耗能企业。

  环保治理“腾笼换凤”。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州经开区分局局长马旦介绍,经开区近年重拳整治污染问题,到2021年末,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100多家,其中化工类120多家、印染类19家、电镀类5家。中天钢铁2021年完成销售1800多亿元,但是这家企业地处城市上风口,政府最终下决心启动搬迁,现在已经搬迁60%产能。

  强健产业链培育新动能

  记者采访获悉,经开区还通过增强金融、科技、人才等服务能力,加速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据统计,经过6年培育,经开区已形成先进交通装备、功能新材料、绿色家居、智能电机四大特色产业集群,涌现出今创集团、长海股份、常宝钢管、强力新材、凯迪电气等一批在国内A股和港交所上市企业。全区“四大特色产业”现有规上企业354家,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48亿元,同比增长24.6%。

  经开区持续优化审批流程,2021年全区完成项目备案365个、投资总额为688亿元。股改上市继续推进,2021年完成企业股改5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2家企业成功过会。到“十四五”末,全区力争上市企业超20家,新增优质股改企业超80家。

  经开区近年来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区有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1个、市级智能示范车间37个。

  姚鸿介绍,横林镇地板产业产值已由2010年的15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47亿元。产品实现多元化,从单一地板加工,发展到几十种家装材料的生产。“‘十三五’全镇财政收入翻一番,企业发展劲头足。我们正通过园区更新建设1150亩绿色家居产业园,现在有很多来参观的外地团队。”

  经过5年的整治,经开区减少污染排放取得了突破。PM2.5浓度从83%减少到39%,150公里污水管网增加到350公里,4类水占比75%以上。

  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600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000.33亿元。2021年完成工业销售238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506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3亿美元,两项指标增幅列全市第一。经开区以占常州市4%的区域面积,创造了全市11.4%的GDP、10%的财政收入。

  提升效能平衡收支 探索区域发展新经验

  常州经济开发区成立短短6年不但经济指标实现跃升,在民生投入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与经开区在探索政府扁平化运作、财政收支可持续,以及培养干部队伍方面做出的努力密切相关。

  一是扁平化运作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经开区虽然挂开发区的牌子按开发区模式运作,但是实际承担的职能相当于行政区。经开区的公务员(含公检法)仅有1000多人,而周边同等行政区则有4000多人。由于编制紧缺,经开区以大部制发挥“精兵简政”作用。“扁平化、机构少、人员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现在很多工作可以联动,在一个部门内部很容易协调,扯皮的事少了。”经开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戴采莲说。

  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经开区还一步到位进行了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改革。所有审批整合到行政审批中心,做到“一个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

  二是财政收支平衡,政府理性负债保证可持续发展。记者采访获悉,常州经开区政府债务管控较好,政府负债率处于绿色区域,在同类型行政区中少见。合理负债保障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持续投入。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介绍,管控好政府债务首先要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经开区6年多来不贪大求洋,不搞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经开区用了3年时间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打通辖区内多条断头路,完善交通路网。

  其次是科学计算投入产出,不盲目负债。经开区园区更新逐步推进,先引进项目,再分期拆迁,同步建设新园区。另一方面,民生投入也循序渐进,比如老百姓的安置房建设,拆多少建多少,不搞超前投入。

  三是培养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队伍。 经开区许多干部和企业人士表示,从区到镇到村,都有一支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区领导带着大家干,镇村干部迎着困难上。

  横山桥镇党委书记徐海说,转型期社会很多事情在两可之间,在基层工作,有利于发展的事情看中了就要干。这次园区更新与村庄更新他们学习了广东顺德的做法,横山桥镇由镇村集体对所有企业进行收储,收回土地,厂房补偿到位,同时建设高标准厂房。之后让拆迁企业回购,升级设备,租金补贴,让一批手工作坊式家庭企业转变为现代工业企业。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攀“高”逐“新” 十年再造一个高新区

       规上工业产值迈上千亿台阶,到位外资占江阴全市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6%,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8%;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批国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2022年,江阴高新区带着一张“精彩纷呈”的成绩单迈入而立之年。   “大江东去,岁月流金;而立高新,更立潮头。”江阴市委副书记、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说,站在建区30周年新的起点上,江阴高新区要以... [阅读]

  • 广州启动营商环境5.0改革 激发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日前,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的广州市,正式启动营商环境5.0改革,并制定出台了《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广州将以“激发活力”为主线,实施40项重点改革任务、223项落实举措、76项特色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自2018年以来,广州已迭代实施营商环境从1.0到4.0的改革。1.0改革聚焦行政审批领域“简政放权”,2.0改革瞄准重点领... [阅读]

  • 成都高新区IC设计产业加速“建圈强链”

      2021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增长。数据显示,电子信息规上企业产值4702亿元,增长24.2%。IC设计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与去年相比增长近1倍;营收过亿元设计企业新增8家,达到23家。IC设计产业营收、增速、过亿企业数量等指标均列全国前十。   如今,成都高新区已形成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终端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   作为成都产业高地,成都高新区承担了其中集成电路等10条重点产业链的建... [阅读]

  • 贵阳综保区大招商“云签约”引进百亿项目

       日前,贵州省贵阳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贵阳综保区)首次以“云签约”的方式,引进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领域的36个项目,总投资额102.43亿元。把产业大招商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贵阳综保区全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奋力推动落实“强省会”行动战略。   据悉,本次“云签约”的36个项目涵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领域,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创业人才团队的水系钠盐电池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