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2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  >> 查看详情

从“走出去”到“全球化”:中国科技/高端制造企业加码国际化战略白皮书(2023)发布

来源: 中国生活消费网  日期:2023-03-28 19:04:27  责编:殷绪江 
分享:
   3月28日,贝恩公司发布《从“走出去”到“全球化”:中国科技/高端制造企业加码国际化战略白皮书(2023)》。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数轮海外业务拓展的潮流,与20年前相比,当前,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国际地缘竞争加剧、国内经济增速换挡,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攀升的共同推动,中国企业应当从“走出去”迈向“全球化”,重新思考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下的战略和战术。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高科技业务主席成鑫表示,面对趋于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在加码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建议,中国企业的思维需要转型升级,突破八大常见陷阱。具体看,在战略规划方面,缺乏风险意识、缺乏长期视角、延长线思维;在内部管理方面,生搬硬套国内战术、建设品牌急功近利、缺乏系统性全球人才规划;在外部关系方面,孤军奋战,未能与当地生态伙伴建立生态联盟形成合力、不重视ESG价值的传播与实践。
   基于多年的管理咨询行业经验以及中国科技和制造业最新行业洞察,本次白皮书总结出三种企业形态:有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1.0形态)、国际化的中国企业(2.0形态)、有中国根基的全球企业(3.0形态)。内外形势的变化加深了企业向2.0形态和3.0形态转型的必要性和困难性。本次白皮书将重点探讨有志于从1.0形态向2.0形态/3.0形态进军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陷阱及相应的制胜之道,并提供战略指南。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战略业务主席朱永磊说道,相较于1.0形态(即有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促使2.0/3.0形态的企业在四大方面有所升级:市场优先级“从中低端市场”转为“面向中高端市场”;产品类型以低价值产品为主,定位薄利多销,转向高毛利高价值产品并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海外获利能力;进入策略以贸易出海、并购出海为主,转向通过绿地投资在海外布局更多价值链环节;人才梯队以普通劳动力和高层领导出海为主,转向海外输送更多高质量中坚管理、技术人才。
   围绕中国企业在加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八大常见陷阱,为了助力广大企业致胜出海新时代,本次白皮书提炼出六大制胜之道,即“一谋、二破、三立”,涵盖战略意图、战略抉择、战术执行层面,希望为中国科技/高端制造企业提供新启示。
战略意图:一“谋”
    重“谋”出海目标。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当将地缘政治逻辑纳入全球化布局的思考蓝图中,并且将对冲地缘风险作为重中之重​,以成为真正的有中国根基的全球企业。
战略抉择:二“破”
   “破”除思维陷阱。中国企业应当主动谋求全球化布局,避免陷入避重就轻和机会主义的思维陷阱。具体而言,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进入难度复杂的市场不应回避,而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如何重新布局。“破”除决策惯性。避免线性决策,要立体决策,充分考虑外部条件动向、内部要素的准备情况以及战略决策的时间价值,形成基于不同预判和情景的多套方案;同时推演最大公约数和无悔行动。
战术执行:三“立”​
   建“立”良好形象。为了提升全球品牌力,中国企业应当秉承长期主义,为品牌注入价值观/丰富内涵。此外,企业在发扬数字营销优势的同时,要基于当地消费者洞察,打造合适的产品/品牌策略,从而真正实现“以当地消费者为中心”。建“立”共赢关系。中国企业要重视与本地生态伙伴结盟,从“外来户”转为“原住民”,并且在价值链环节、资金来源、组织管控方面建立多中心的全球运营体系。在管理公共关系时,企业要积极践行并传播ESG价值和理念。建“立”人才体系。中国企业应当采用全球视角来规划和获取人才,从而掌握全球人才如何分布、流动的动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外部趋势和内部需求的选、用、育、留人才战略。
   从“走出去”到“全球化”,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对于广大中国科技/高端制造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对此,成鑫补充道,想要成为全球领军企业,企业领导者需要抱有坚定的信念,进行科学的谋划,综合考量因时而变的内外部环境,做好风险对冲,并探索新的机遇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杭州恩派贸易创始人张煜:独创外贸张力 尊享品牌荣誉

       2023年1月,第六届博鳌企业论坛在海南三亚隆重举行。杭州恩派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煜受邀参加,张煜作为第一代学院派外贸电子商务从业者、外贸促销礼品业态领军者,在会上大方分享了其在促销礼品外贸行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应用场景和消费人群的分析理论,以及他在海外建立智能仓的巨大价值,获得专家及同行的高度认同。为表彰他在外贸促销礼品(行业的杰出能力,以及发挥的标杆作用,大会授予其“2022年度(行业)领军人物”的全国性大奖。    张煜... [阅读]

  • 全球首套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完成建设

       近日,全球首套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霍林河完成建设,这标志着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迈入兆瓦级应用时代。此项目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内蒙古公司建设完成,是“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系统由34台中国自主研发的“容和一号”电池堆和4组储罐组成。   据了解,液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的技术路线之一,是利用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差来实现化学能与电能转换的技术。液... [阅读]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翻番 部分项目“建而不用”待破解

       870万千瓦,这是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与2021年底的超过400万千瓦相比实现了翻番。当前,我国初步建立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建设新型储能积极性高涨。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整体还处于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的阶段,部分储能项目“建而不用”问题待破解。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应优化储能配置和调运方式,完善市场机制,提升储能利用水平。   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快速 &e... [阅读]

  • 新一代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问世

       2月18日,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品在山东济南发布。该产品的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创造了大功率SOFC热电联产系统效率全球最高纪录。该技术由国际权威检测机构TüV南德的欧盟CE认证,由潍柴集团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万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等专家现场见证发布。   SOFC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据专家介绍,SOFC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电效率最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