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查看详情

旅游业靠自然环境更靠法治环境

来源: 浙江日报   日期:2022-08-09 11:15:08  责编:刘玉辉 
分享:

   最近,云南再现导游强制购物事件。据澎湃新闻报道,游客刘敏(化名)和朋友报名参加了一个6天5晚的云南旅游团。在参团之前,她曾询问工作人员该旅游团是否需要购物,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团不是购物团。但在旅游过程中,导游要挟游客:知道他们的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不购物将追回旅行费差价。还为游客划分购物消费层级:工薪阶层必须消费3000元至8000元,白领阶层必须消费8000元至2万元。

  强制购物虽不新鲜,却屡禁不止。2018年6月,也是在云南景洪,一名导游一路辱骂威胁游客购物,视频曝光被追究强迫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罚款2000元,成为处罚黑导游强迫交易典型案例。唯利是图的导游和商家,什么话都说得出。这一次被曝光的黑导游也是如此,与那位入刑的女导游相比毫不逊色,言语讽刺、威胁恐吓。针对舆论危机,云南省文旅厅相关部门回应称目前正在调查取证,一旦查实将顶格处理。

  事实上,强买强卖的现象,并非某个地方独有,可以说是旅游业的顽疾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有关导游要承担首要责任。接二连三曝光的“宰客”“强制消费”的惨痛经历,让一些地方的旅游业深陷信任危机。要知道,一个差评或许会带来亿万损失。那些导游中的“害群之马”,为了一己私利,重复强制购物的套路,损害旅游业的整体利益,应该受到旅游从业人员的同声谴责。

  另外,旅游目的地的声誉管理,不能仅在危机发生后,更应该着眼于危机发生前。首先,应该把事后处理变为事前监管,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游客的权益。尤其是在旅游业复苏之际更应该以重拳治理顽疾,不让旅游业再次跌倒。同时,对于此类事件,主管部门不能发生一起处理一起,而要切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找对病根寻求到根治的方法,强迫购物消费的旅游顽疾只会不断给游客添堵。

  再深究下去,“低价团”曾被多次曝光和处理,不论是媒体还是旅游主管部门都在宣介,反复提醒游客不要在价格上贪便宜,而中了“低价团”套路。可现实中,黑心业者套路不停,游客中招不断。细究其因,与其说是强买强卖的旅游业顽疾积重难返,不如说是不少旅游业者对低价竞争、以返佣为获利主渠道的路径依赖太深。

  旅游业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相当高的行业。经历疫情的考验,旅游业从业者在坚守之下,都在努力寻找生存自救之路。旅游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游客的消费习惯和心理都经历了一个重塑升级的过程,但这个升级,对于从业者来说绝不是变相把强制消费、“低价团”等杀鸡取卵式的经营模式“细化深耕”。

  游客消费心理、消费需求变化以及旅游业的生存自救行动,在倒逼旅游行业主动适应新挑战。旅游业不仅仅是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购,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旅游业既不能靠强买强卖的一锤子买卖,也不能单纯靠山靠水靠老祖宗的文化遗存赏饭,出路何在?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发挥现代人的聪明才智与丰富的想象力,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品位,拓宽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旅游产业由量变到质变,挺直腰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句话,将旅游变成阳光下的生意,才能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田野歌声 在这里遇见流动的乡村新图景

       湖面如镜,群山耸立,夏日的甘孜州木格措,隐于绿意间。“网红局长”刘洪行走其中,为四川全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以下简称“竞演大赛”)拍摄推荐短视频,展现甘孜新乡景。   竞演大赛启动两个月以来,成为这个夏天四川的文化热点。采取线下活动与线上展示相结合、个人代言与乡镇竞演相结合的形式,全景展示乡土文化,大力推介美丽家乡。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四川全省21个市州2000多个乡镇已经加入竞演大赛。如今,点开线... [阅读]

  • 以节促旅、以旅兴市,四川巴中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

       盛夏时节,漫步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光雾山、米仓山等景区,碧水潺潺、鸟语花香、18℃的平均气温,令人心旷神怡......巴中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等文旅品牌。   近年来,巴中市将文旅康养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抓,精心培育巴人文化艺术节、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诺水河国际溶洞节、四川光雾山休闲避暑节等节庆品牌,通过&ldq... [阅读]

  • 京杭大运河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

       7月21日上午,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工人铺装完成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代家园码头,至此,京杭大运河沧州段生态廊道11个码头全部建成,为大运河沧州城区段恢复通航奠定基础,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起自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由于1855年黄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积等原因,只有山东济宁以南到杭州可通航,济宁以北至京津河道自20世纪70年代完全断航。   近年来,国家提出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 [阅读]

  • 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正式创建国家公园

       据中新社报道,青海湖蓄水量增加,流域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生物多样性资源恢复加快,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为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青海湖流域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中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是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是中国内流区完整水循环水生态过程的典型区域,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mda...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