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  >> 查看详情

小麦“癌症”威胁粮食安全 “扬麦”新品种保产增效

来源: 科技日报   日期:2022-03-28 13:21:52  责编:刘玉辉 
分享:

   阳春三月,小麦关键拔节期,但也是病虫害高发期。3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驱车前往江苏省高邮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看到,示范区连片的麦田里,绿油油的苗儿长势喜人。

  “这是我们科研团队历时16年持续攻关,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选育出的可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的‘双抗’优质高产新品种‘扬麦’33号。它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更好。”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说。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病害,也被称为小麦“癌症”,不仅会导致小麦大幅减产,真菌毒素还可能污染食品和饲料,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曾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其中2012年达1.7亿亩。

  “在我国小麦种植区普遍都是采用化学方法来抑制赤霉病的重发。有时施三到四次化学农药,仍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程顺和说。此外,大量化学药品的使用和残留,既增加成本、破坏生态环境,又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突破关键技术,选育高抗小麦新品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有效办法。20世纪40年代,我国开始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20世纪90年代,程顺和院士提出“选用综合丰产性好、赤霉病轻的亲本配组,后代注重综合丰产性好,兼顾以抗赤霉病为主的抗病、抗逆选择”的技术思路,先后育成了一批中抗赤霉病的大面积丰产小麦品种,比如“苏麦”3号,这是国内外公认最好的赤霉病抗源。

  此后,我国还开展了一系列以“苏麦”3号和“望水白”等为供体的抗赤霉病育种工作,但收效平平,因为抗赤霉病性和综合丰产性的矛盾始终难以协调。

  对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爱宏提出,在传统育种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单倍体快速育种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针对特定目标和性状改良,能解决传统育种解决不了的问题,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种源可控,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扬麦”33号因此“出世”。

  “‘扬麦’对赤霉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但多数并不携带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Fhb1基因,具有独自的抗性遗传体系。在对20多年育成品系抗性结果及遗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把Fhb1基因导入‘扬麦’背景协同提高抗病性和丰产性的育种策略。通过多组合大群体选择,终于育成抗赤霉病品种‘扬麦’33号,该品种还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高德荣说。

  近10多年来,“扬麦”科研育种团队坚持以解决生产重大问题为出发点,培育了早熟高产品种“扬麦”23、耐迟播高产品种“扬麦”25、优质弱筋品种“扬麦”24、强筋品种“扬麦”29等,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主导品种。

  目前,该科研育种团队正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运用,致力于培育新一代综合抗病性更强、品质更优、产量更高的品种,努力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

  “我们新培育的‘扬麦’39号,综合性状更突出,几乎找不出明显的缺点,将在今年秋播投入生产。”高德荣表示。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如何率先用生物炭技术实现农业碳汇?

       生物炭,一个既新鲜又古老的名词。生物炭通常是指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在缺氧和一定温度条件下热解形成的富碳产物。21世纪伊始,中国生物炭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率先开启了生物炭农业应用研究的序幕。   “农林业废弃生物质炭化综合利用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行途径之一。”陈温福介绍说,它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生态安全、无污染、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等显著特点。生物炭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在实现农业碳汇的同时,解决耕地保... [阅读]

  • 山东冠县:课堂开在田间 专家传授“壮苗术”

       “现在小麦已进入返青期,是开展田间管理的最佳时机。针对去年小麦播种比较晚,苗子比较弱的现状,要适时镇压、破碎坷垃、沉实土壤,提升小麦抗逆性。同时,及时进行划锄,促进小麦早发,并保蓄土壤水分。2月11日,在山东省冠县定远寨镇定远寨村小麦种植区,山东省冠县农业农村局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孙延辉在田间查看苗情后,向村民传授小麦“壮苗术”。   受去年秋汛影响,全县小麦晚播面积大,导致弱苗比例大,个体质量差,苗情复杂。冠县农业农村局局... [阅读]

  • 北京市瞄准小麦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培训

       春节刚过,为做好2022年全市小麦病虫监测防控工作,确保夏粮生产安全,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抓住节后空闲的有利时机,举办了2022年度全市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控视频培训班。此次培训除了面向基层推广人员,还邀请了小麦种植大户参加。   围绕小麦生产中面临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等单位的专家,先后为大家讲解了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害识别、小麦春季“一喷三防”和中后期“一喷三防&... [阅读]

  •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朱小晨:把知识洒在故乡的田野上

      “这个苹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原因……”在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技能培训班上,山东省农广校海阳市分校副校长朱小晨正在为学员传授种好苹果的秘诀。   穿梭于乡间小路、做试验田、开农民会、推广高效低毒农药、传播安全用药理念……2011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到进入农资企业,仅用了四年的时间,朱小晨共推广新型高科技农药15种、安全用药技术6项,累计推广使用面达300余万亩,惠及几万户农民。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