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  >> 查看详情

江苏宜兴:粮食生产走向智能化高品质

来源: 科技日报   日期:2022-05-10 10:02:52  责编:刘玉辉 
分享:

   4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味稻小镇”——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隶属于金裕穗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职业农民”,正在智能化育秧场内不停地忙碌着。

  江苏,以“鱼米之乡”名动天下,宜兴更是优质稻米的核心产区之一。如何加速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让稻米产业走向绿色优质、高产高效,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成了一道时代的必答题。

  答对这道题,首先要知道稻米产业现代化的三个关键因素:良种、农艺和农机。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看来,种质资源的贡献至为重要。“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内在因素,是粮食生产上的重要基础。”

  千挑万选后,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苏南地区的优质品种“南粳46”进入了宜兴人的视线。作为无锡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宜兴市金裕穗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多级政府的支持下,首次成功建起“南粳46”优质水稻的标准化育秧场,较好地解决了种子来源和育种技术等问题。

  有了良种,问题却接踵而至。该公司负责人曹国群告诉记者,首个影响水稻优质高产的因素,就是育秧。壮秧秧短杆粗、根系发达、没有病斑、生长整齐。因此,壮秧培育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我们从育秧盘的备土、晒土、轧土,到水泥硬质育秧场地的清理、平整、围护,再到育秧田块的开沟做垄、碎土压实、床土准备、稻种筛选,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不出问题。”曹国群说。

  为了尽快发挥出良种的潜力,金裕穗农业还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开展关键技术培训,改造提升水稻标准化育秧场等,将为1万多亩大田提供“南粳46”优质水稻秧苗,推动上游延伸杨巷镇优质稻米产业链,促进农户种粮增收。

  与传统种质方式相比,现代化作业需要技巧度、熟练度更高的“职业农民”。宜兴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兴山多水多,本就面临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用工等诸多挑战。近年来,宜兴克服种种困难,引导农业生产企业转观念、变方式,多措并举培育“职业农民”,通过产教融合,加速优质品种选育,推广应用先进装备,建立起了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现代高效智能农业生产体系。

  如今,宜兴市有一批像金裕穗农业公司运用新技术、新渠道来培育优质秧苗的农业综合服务体,有效解决了育秧技术和优质种子来源问题,节省了种粮成本开支,为全市夏种和秋粮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下一步,我们要推进暗化室育秧功能的完善升级、秧田灌水物联网喷淋设施的更新提升,以及进行育秧田块道路功能的优化改善工作。”宜兴市金裕穗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国群说。

  在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合作社开始利用“良种+农机+农艺”进行稻米生产,江苏耕耘农机服务专业合作联社负责人季春平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合作社不但建立了高品质的育秧场,更组织完善提升“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采取此技术,12亩大棚培育的秧苗,就能保障9600亩大田的秧苗需求。

  季春平介绍,以往大田育秧需要18—20天,其中在揭去秧苗上覆盖的无纺布后的12天内,平均需用3次药。而“工厂化多层育秧”因为在大棚里,病虫害少,只要移栽前预防性施用一次移栽药就可以了,直接省了两次药的费用。

  在季春平看来,这些秧苗因为在大棚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秧苗粗壮整齐质量好,无疑为增产增收创造了前提条件。

  现代化农业技术让宜兴市的稻米产业走向了智能化、品质化的道路,以杨巷镇“杨巷大米”为代表的一批品牌,利用“技术+资本”的嫁接开始走向全国,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优质稻米产业的正向循环。

  “现代农业企业示范与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正有效地推动着全市粮食生产高品质发展。目前,宜兴市有水稻面积35万亩左右。其中南粳系列高产田块的亩产可以达到1300斤以上。”宜兴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经历“太空旅行” “天选之种”如何变身?

      “这次通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我们搭载的种子是紫花苜蓿种子。”苜蓿育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涛4月2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   “依托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此次,我们搭载了紫花苜蓿、燕麦、中间偃麦草、红三叶等牧草种子21份,共计158克。”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团队首席专家杨红善介绍说。  ... [阅读]

  • 突破水稻产量瓶颈 解除穗重、穗数此消彼长“魔咒”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员创制出大量IPA1顺式调控区平铺删除的基因编辑材料,并从中发掘出了可以同时提高穗重和穗数的编辑材料IPA1-Pro10,该编辑材料还同时具有株高变高、茎秆和根系粗壮的表型。   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三个核心要素。如果这三大要素能够“齐心协力”,水稻增产便不是问题。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点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一株水稻如果穗数长的特别多,穗子就会变小,粒重也... [阅读]

  • 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犹如耕地安全的“鸟之两翼”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今后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从三大导向突出高质量要求。突出产能导向,要优化建设布局,新建与提升并重;遵循绿色导向,要突出种养循环、用养结合的可持续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强调协调导向,要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各方协同发力。   农田建设有了更高的国家标准。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这是2014年原《通则》发布后的首次修订,也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农田建设管理职能整合归并至农业农村部... [阅读]

  • 河南小麦苗情好于预期 全力以赴保夏粮丰收

       4月13日一大早,河南省辉县市冀屯镇宪录村的麦田里,5台装载杀菌剂、杀虫剂、小麦营养剂的无人机一字排开,1小时喷洒180亩地。近期,该市10万亩优质小麦都将喷洒一遍。   眼下,中原大地小麦渐次孕穗、抽穗。河南省坚持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在抓细抓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基础上,实施“全力以赴保夏粮丰收”行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分区分类精准指导。   “服务到地头,政策落地快,咱农民咋不乐呵哩?&rd...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