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  >> 查看详情

绿色食品生产引领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农民日报   日期:2022-10-27 09:34:40  责编:刘玉辉 
分享:

   在2022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10余款具有绿色产品标识的产品通过京东直播、新浪微博等平台进行销售推广,短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总观看量近200万次。

  “互联网平台掀起了绿色食品讨论热和绿色食品销售热,充分显示了绿色食品品牌在网络上、年轻人群体中的良好口碑和极高的市场认可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兆云表示。

  绿色食品是伴随改革开放兴起的一项开创性事业,距今已走过32年。随着消费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恰逢其时,也更加凸显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得益于其安全、优质的特征,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发展,绿色食品已然走进千家万户,深得消费者喜爱和信赖。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23493家,产品51071个,同比分别增长29.9%和28.3%。全国累计创建729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36个绿色食品一二三融合发展园区。

  “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众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凭借绿色食品实现弯道超车,绿色食品不仅是赋能产业升级的“绿色动能”,更成为众多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

  绿色生产引领品质升级

  伴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城乡居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前景。如何满足从“吃饱”向“吃好”的转变,无疑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多年来,绿色食品始终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引领,以专业化、高端化、绿色化为特征,促进生产、生态、生活协同发展,推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产品品质不断升级迭代。

  “这番茄一口咬下酸甜多汁,不仅绿色、健康,更好吃!”在山东济南,济南沃尔富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景春正仔细查看着番茄的长势。

  拿起吴景春的水果番茄,阵阵果香扑鼻,鲜亮的果型显得十分透红靓丽。自从“沃小番”水果番茄获得了绿色标志使用许可,吴景春的水果番茄便走出了自己的品牌化发展之路:不仅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沃小番”种植基地也成功入选“粤港澳菜篮子基地”。

  是什么让“沃小番”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这就不得不提创始人吴景春的绿色“番茄梦”。“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在种植生产上,制定了科学的标准,统一管理、质量把控,在选种、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护、采摘等环节都做了完备的要求,并坚持进行科学的技术改进和提升,通过生物有机肥和物理措施防控病虫害,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吴景春说。

  在培育番茄上,吴景春始终坚持使用天然豆饼作为底肥、雄蜂授粉、自然成熟采摘,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颗都是绿色、安全、健康的番茄。此外,在番茄生产上引入了可追溯系统,从种苗栽培到走上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可“回放”,让消费者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

  品质永远是绿色食品的生命。“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快,农产品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绿色食品将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生态效益持续提升

  《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评价》报告表明,与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化学氮肥施用量减少39%,农药使用强度降低6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7.6%。2009-2018年,累计减少化学氮肥投入1458万吨、农药投入5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58万吨,累计创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2万亿元。

  毫无疑问,绿色食品已然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代名词。多年来,绿色食品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将绿色、生态、循环理念贯穿全产业链过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促进生产、生态、生活协同发展,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净水渔业示范基地,只见洁净的水在涌浪机和水泵的带动下,泛起层层涟漪,每一亩方塘、每一道沟渠间相互联动贯通,生生不息。

  “这是我们基地的水循环处理系统,池塘内培育的矮型水草,犹如一整片‘水下草坪’,基地内的养殖废水,经过四个池塘的水草深度净化后,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二到三类标准。”指着眼前几口清澈的池塘,基地负责人孟祥龙解释道。

  孟祥龙介绍,在2010年进驻农场时,整个农场的养殖用水被设计为一个完全闭合的生态循环系统,所有养殖废水不对外排放,而是以生态自净、富营养污染物质资源化利用为核心,将一个个布满水草的池塘经过深度净化后,最终进入面积达60多亩的种养殖“水源地”储备。由此,整个农场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零污染。

  如今,农场还通过“净水渔业-热带水果”生态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以净水渔业为核心,发展立体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富营养化物质资源化利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还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让农产品“叫得响”“卖得好”

  伴随着绿色食品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一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标志的知晓率已达73.5%。根据市场调查,绿色食品售价比同类普通食品平均高出20%左右。一大批企业正乘着绿色食品的品牌东风,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可以说正是通过走绿色发展道路,才让我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谈起与绿色食品的渊源,生命果有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章春立即打开了话匣子。自2007年开始,生命果从欧洲引进种植技术发展种植树莓,种植面积一度达到4万多亩,种植基地分布于全国十几个省份。

  然而,销售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葛章春。“在我国,听说过树莓的不超过10%,喝过的不超过3%。如此冷门的产业,运作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2015年,生命果公司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正式迈向绿色之路。通过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进,使其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同时对果汁饮料的配方进行升级,除了树莓原果以绿色标准种植外,所有配料必须也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由此,生命果迎来了转机。“新产品不但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而且口感更好,特别是加上绿色食品标识之后,打消了消费者‘不安全、不健康、不放心’的心理障碍,消费者认可了,销售畅通了。”2022年,企业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

  让农产品既“叫得响”更“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兆云表示:“未来,将继续突出绿色食品安全、优质、营养特征,深入挖掘丰富绿色食品品牌内涵,强化绿色食品品牌宣传,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专业营销体系建设,扩大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不出被窝吃火锅 即食产品让年轻人懒出新风格

      近日,新一轮冷空气来袭,我国华北北部、东北部分地区出现断崖式降温。北京,冷夜,90后职场人心悦躲在被窝里追剧,她收到了闺蜜媛媛发来的微信照片——冒着热气的火锅和满满一桌子半成品食材,照片中的媛媛在家中穿着睡衣正吃得满头冒汗。   心悦顺手打开了媛媛发来的链接,页面上的商品月销量超过10万件、评论区纷纷点赞品牌“为懒人谋福利”。令她有些惊讶的是,火锅底料、速冻食品、自热火锅、火锅预制菜……在电商、外卖平台上,月销... [阅读]

  • “双主场”让中小餐饮商户“挺得住、有奔头”

       今年3月份,味佳包子店一度陷入困境。半年过去,包子店迁址了,老板赖林远的线上线下生意都越做越红火:门店每日营收3000元,线上每月也带来过万元的收入。   “2022年虽遇到困难但也收获良多,尤其是外卖经营大大拓展了我的眼界,原来生意还能这么做。”赖林远表示。   不只是味佳包子店,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双主场”经营模式,完成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让遍布大街小巷甚至深藏社区的小... [阅读]

  • 广东推动三项工程和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4日是第53届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国际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记者获悉,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以下简称“三项工程”)和预制菜产业,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多措并举推动“三项工程”和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助推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 [阅读]

  • 普洱茶乡崛起“中国咖啡之都”

       普洱市不仅是知名的“普洱茶之乡”,近年来还成为我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市。在市场消费驱动、国际标准引领、交易中心带动、政策保险兜底等多种措施作用下,咖啡成为普洱乡村振兴、群众增收和文旅融合的一张名片。未来,普洱乃至云南咖啡产业在精深加工、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等方面仍存瓶颈,中国咖啡飘香世界之路任重道远。   普洱茶乡崛起“中国咖啡之都”   云南省普洱市是普洱茶的故乡,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热区面积广阔,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