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尚  >> 查看详情

颜值经济赛道火热,颜值加速变产值

来源: 工人日报   日期:2024-02-29 09:49:07  责编:刘玉辉 
分享: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变美”逐渐成为部分消费者的生活刚需。颜值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各类新兴消费场景不断涌现,颜值经济的产值成色越来越足。 

春节过后,美甲店出现“卸甲热”,一位美甲师笑称“年前是贴不完的甲片,年后是卸不完的指甲。”这是节前“美甲高潮”的延续。

和做美甲一样,买新衣、烫染发、做医美……在重要的年节时刻,人们总会选择扮靓自己,也让颜值经济在这个龙年春节显得分外红火。

正是围绕颜值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消费产业,满足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最常见的就是美妆护肤、美发美体、医美健身等行业。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变美”逐渐成为部分消费者的刚需,颜值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颜值经济的产值成色越来越足。

颜值商品赛道火热

   近日,记者走进北京一家大型商场,化妆品、鞋帽服装、珠宝首饰等柜台人头攒动,人们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变美好物。一位美妆产品销售员向记者介绍:“从最初的油性指甲油,到后来的可撕拉指甲油,再到这两年最新流行的美甲贴纸,光是让指甲变美的产品就层出不穷,不断更新迭代。”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渐多元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颜值消费品迭代升级不断提速,各种细分领域不断崛起。同时,逐渐呈现产品科技化、形态轻量化等趋势。如家用美容仪、家用脱毛仪的热销,让消费者在家就可以DIY,实现基础美容美体。

   商品不断上新,消费者持续心动,化妆品市场热度居高不下。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亿元。

   各地也在积极抢抓颜值经济的东风,推动颜值变产值。以山东为例,瞄准化妆品产业发展,山东提出“美妆山东”计划,开拓颜值商品这条经济发展新赛道。

   山东平度从女性消费者青睐的假睫毛中,挖掘出了商机。假睫毛最初只有两三种单一款式,而如今,平度生产的“太阳花”“婴儿弯”“仙子毛”等日用款假睫毛各有特色。根据材质、长短、卷翘度、使用场景的不同,品种达上千个。目前,平度假睫毛产值已超百亿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睫毛行业市场的风向标。

颜值服务发展迅速

   除了购买颜值商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通过美甲美睫、医疗美容、私教健身等服务使自己变美,颜值服务成为当前服务业的新兴增长点之一。

   今年35岁的重庆女子胡妍(化名)是一位“时尚达人”,平均每3个月去美发店接一次头发,每两个月做一次医美项目。胡妍表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状态的变化,她愿意将更多消费用于填补颜值“短板”。

   当前,医美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拓展版图,向男性市场、三四线城市下沉。春节前,山东德州的赵周仪(化名)决定不再观望,做了某注射类医美项目。他向记者表示:“希望40岁离自己远一点。”他认为,适度的医美不仅能改善颜值,还能提升自信,可以让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展现出更好的状态。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与颜值经济相关的不少服务行业交出了可观答卷。德勤和艾尔建美学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显示,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023年有望超过2000亿元。

   另据美团发布的《2023年美容美体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前8个月,美容美体行业开店率为25%,美团平台上的开店率为55.1%,创近5年历史新高,远超2019年的16.9%。从业者开店率和信心的增长,折射出颜值经济服务行业未来较大的市场空间,展示了颜值经济的巨大潜力。

颜值经济解锁更多消费场景

   随着消费者对颜值的认知和追求不断提高,颜值消费不再是年轻人、女性的专利。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颜值经济也日渐突破美妆、美容等消费场景,解锁出更多消费场景,美颜软件、约拍、健身等多领域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年近50岁的张女士热衷于拍摄游客纪念照。去年国庆期间,她在河北秦皇岛的阿那亚景区花400元购买了1小时的约拍服务。她将精选的数张照片发在朋友圈,满意地表示:“拍出了随行亲友拍不出的专业效果,以后旅游还会找类似约拍。”

   近年来,“要风景美更要人美”的消费需求在文旅市场上表现得日益明显。去西安穿汉服打卡、到福建戴簪花拍照、在云南穿民族服饰拍vlog……各大热门景区中身着传统服饰、民族服饰的游客成群结队,各类社交媒体上相关内容层出不穷,传统服装服饰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一组美照、一个视频,带火一个景点、带热一个产业的案例频频上演。

   有专家表示,当前,颜值经济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已经由传统的护肤美妆和医美等“低频次”“高消费”,发展成“经常性”乃至固定的日常消费,开始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一种刚需。更多消费场景的涌现,将进一步推动颜值消费提质升级。(记者 张千)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我国美妆品牌竞逐东南亚市场

       我国美容化妆史绵延数千年,曾经随着粉盒等瓷器漂洋出海。如今,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紧跟潮流的中国产化妆品进一步凭实力和颜值出圈,受到国内外年轻人的青睐。    当下,东南亚国家的“美丽经济”方兴未艾,尤其是东南亚最大单一市场印尼,或将成为美容与个人护理主体份额市场。在占中国化妆品生产“半壁江山”的广州,相关企业超1800家,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广州海关介绍,2023年,广州对印尼出口化妆品11.7... [阅读]

  • 成分、配方、科学成揽客高招 国产化妆品企业越来越卷

       在贝泰妮、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企业的三季报中,功效护肤类产品、自研成分成为贡献业绩的亮点。在“双11”大促中,“成分”“配方”“科学”也成为一众品牌揽客的“招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研发实力正在成为国产化妆品企业比拼的重点。   图为美妆产品集合店在售的面膜产品。(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摄) 功效护肤品量价齐升 ... [阅读]

  • 又迎“双11”大促 化妆品品牌“出招”冲业绩

       一年一度“双11”如期来临,经历了15年的发展,“双11”已然发展为重要的消费节点。据天猫透露,“今年‘双11’预计10亿用户参与。”为争夺10亿用户,各大电商平台、直播平台“整装备战”,甚至B站、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也加入到“大战”中。平台方面开始集体“卷低价”,品牌方面也“各出奇招&rdquo... [阅读]

  • 从卷营销到卷科技,谁在推动化妆品行业竞争升级?

       作为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并且在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发展最快。尽管如此,行业仍面临巨大压力。据欧睿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5318.13亿元,同比-6%;护肤市场规模2762.67亿元,同比-8%,美妆个护行业快速发展十数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临近双十一,各大品牌和电商渠道已经展开预热,但纵观整个化妆品行业,流量驱动红利增长走入尾声,铺天盖地的营销不再是行业增长的“顶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