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展览  >> 商业论坛  >> 查看详情

机遇下,“芯”势力需警惕产业过热产生的泡沫和浮躁心理

来源: 中国生活消费网  日期:2020-12-08 16:16:45  责编:娟子 
分享:

   12月4日,在逆势生长-NFS2020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之“半导体崛起之路”专场上,由屹唐长厚投资副总经理郭志军主持的圆桌论坛中,鲲游光电联合创始人兼CMO李帅、芯长征CEO朱阳军、联睿微CEO李虹宇、清微智能联合创始人&产品工程VP李秀东围绕《“芯”势力,半导体产业迎机遇》主题展开讨论。
疫情给行业带来利大于弊的机遇期
    圆桌伊始,五位嘉宾首先谈到了疫情之下,半导体行业受到的冲击以及给各自公司带来的影响。
    郭志军表示,在疫情之下,国内的产业链不够成熟,加上国外的供应链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半导体行业在今年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爆发。但是,在郭志军看来,明年乃至后年,这个机会还是蕴藏在疫情之中。

屹唐长厚投资副总经理郭志军

    李帅坦言,面对疫情,压力肯定是有的。在这个情况下,只能把自己的内功再练练好,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等到行业迅速爆发的时候能够跟上。
    朱阳军表示,整体而言,疫情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利大于弊的机遇期。谈及疫情影响,李虹宇表示,公司去年的客户都是外单,疫情以来,意大利有三个项目无法继续,但是团队也在国内接到了很多案子,所以今年的情况还不错。

联睿微CEO李虹宇

    谈及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李秀东认为,半导体产业是全球性的产业,大风大雨到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逃脱。而2020年,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供应链,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国产替代是趋势,但要注重基础教育和全球合作
    国产替代的“冲锋号”毅然吹响,在这样大的产业势能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也将诞生无数的机会。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逆势而上,国产替代已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新增长引擎。
    郭志军认为,一些涉及到卡脖子的方向,特别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地方,国产替代是必须的。同时,郭志军也表示,但市场化方面不一定非要强调所国产替代,只要把自己内功修炼好,消费者会自动买单。
    李帅认为,国内市场的国产替代非常有价值。“我们应该瞄向的是国内市场,但同时也要放眼全球市场。从中国应对来看,也是开放的心态,他们在退缩在封闭,我们在开放。所以我们这些公司要立足国内,先做好国内国产化替代,同时争取海外市场。”


鲲游光电联合创始人兼CMO李帅

    朱阳军表示:中高端的芯片被国际巨头垄断后,中国如果不实现国产化,严重依赖国际几个巨头的供应,会产生很大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在战略性领域。
    李虹宇认为,国产替代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国产替代还有个深层次的要求,我们需要做好基础教育,让更多的人愿意做、能够做。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加上国家的引导,结果自然而然就会好。”
    李秀东则认为,国产替代要做,但是全球合作依然是半导体永远的大趋势。这是一个产业链非常细的行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掌握全部的产业链。在关键技术领域可以做半导体国产替代,但是全领域做国产替代,就有一些矫枉过正。


清微智能联合创始人&产品工程VP李秀东

警惕产业过热产生的泡沫和浮躁心理
    产业势能过大,必然会造成产业过热。投资热潮,反映的正是半导体产业过热的发展现状。针对这一问题,五位嘉宾也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面对如今半导体行业的资本热,郭志军认为,有时候资本确实有反向的作用,在某些行业曾因为资本涌入,导致在重要的支点上分散,但资本的认可依然对产业有助推作用。郭志军表示,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市场泡沫,它也很难快速发展,但这个市场泡沫吹得太大,可能是一地鸡毛。
    李帅则认为,产业过热也不一定就是坏现象。“量变才带来质变,不经过量变这一步,质变是不可能的。比如原来十来家企业做半导体,资本涌进来以后有几千家了,有一些会死掉,但总归会有好的出来,有一个积极鼓励的作用。”
    朱阳军表示,芯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国产化率距离大众的预期还是较远。所以宏观而言,行业投资有一些过热现象,出现了一些泡沫,也出现了很多滥竽充数的企业。然而,功率芯片这个领域需要很多经验积累,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以及应用测试的迭代,需要静下心来修炼内功,太浮躁了产品和技术都做不好,也无法通过大环境、资本的助力占据优势。


芯长征CEO朱阳军

    李虹宇对于半导体产业过热持乐观态度,乐见其成。他表示,“产业过热会让更多的投资人急功近利,马上上量然后杀价,这种市场我是不玩的,但却会让国内我的潜在竞争对手注意力分散,造成资金和人力的分散。”李虹宇还认为,“产业成长太快,就会让人忽视芯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数字能力也需要十年以上的发展。”
    圆桌论坛的最后,五位嘉宾展望半导体产业的未来,表达了自己的期许。
    郭志军建议资本、创业者、地方政府冷静对待,半导体产业不是简单用钱堆砌出来的,它需要人才不断积累,需要技术积累,整个产业链的配合。
    而对于新赛道的出现,李帅认为,“对于我们以及海外选手来说,在这个机会上,大家几乎在一个起跑线上,并没有落后他们很多。所以,我们都可以多多关注新赛道。”
    李虹宇则表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李秀冬表示,中国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已经从前几年的几千家发展到现在的40000家。而在接下来十年的发展中,这些企业有些会淘汰,有些会被整合,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形成一个更完善的局面。

    NFS2020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于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悦酒店召开,由猎云网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猎云财经、企业管家协办。本届峰会以“逆势生长”为主题,开设了主论坛和九大专场,覆盖母基金、新基建、电商、医疗等领域,近两百名行业专家、投资人和创业者们深入探讨各产业经营之道,以及行业变革中酝酿的创业与投资机遇。

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由猎云网整理:
郭志军(主持人):大家下午好!

    今天受猎云网的委托,临时主持圆桌会议。今天特别有幸邀请了业内几个著名的企业老总过来,按照程序介绍一下,都是老朋友。
    第一位是李帅,鲲游光电联合创始人,李帅是一直从事半导体行业的专家,后来自己也做了投资,现在自己又参与创业。
    第二位是芯长征的朱总,二十多年的老专家,时间长,但年龄不大。
    第三位是联睿微李虹宇李总,很优秀,今年的业绩私底下了解了一下,发展很快。
    第四位是清微智能的李秀冬李总,也是很优秀的企业,很知名的公司了。
    我记得马云同志说过一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疫情当中,可能有危也有机,我们真正的实体,第一线企业对此感受特别深。借此机会,请教几位老总,疫情之下,半导体行业影响怎么样,对你们公司的整体影响又是怎么样的?
    李帅:除了半导体行业之外,疫情对整个制造业影响都比较大,但相比国外,国内恢复是比较快的,国外还是一团糟,国内基本上咱们出差都正常了,现在到年底了,有一点点零星的案例爆出来,但整体而言下半年的恢复是比较迅速的。
    疫情下,压力肯定是有的。在这个情况下,只能把自己的内功再练练好,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等到行业迅速爆发的时候能够跟上。
    郭志军(主持人):今年鲲游感觉怎么样?我们基金也高度关注,您作为企业老总,怎么看待鲲游今年的发展。
    李帅:基金投资我们也没有那么特殊,老实说,我们是初创才三年多时间的公司,还是一个初创型的公司。好的方面是,我们迈过了一个量产的坎儿,把产品做到我们这个行当里面10KK级以上的出货,但是离我们想象中今年这个行当大爆发还是有差距的。我们现在做的这个东西主要是用在3D摄像头、3D成像里面,3D成像现在主要是苹果在力推,它的手机、Pad前置后置都在推,我们就是做这里面核心的晶圆级元器件。原来预想的是,苹果切入以后,Android体系应该有很大的倒入和爆发。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家都保业务增长,开始求稳,不会在一个新的东西上那么激进,所以我们看到Android体系在导入3D摄像头上是放缓脚步的,但我们看到了苹果市场的坚定性,它对整个行业是有引领作用的,我们相信疫情过去以后,3D还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随着3D市场在产业链更多更深的渗透,在中低端手机上的普及,在更多Pad类似产品,包括电脑上的普及,我们还会迎来大的爆发。
    郭志军(主持人):是的,我特别赞同帅总的观点,因为我自己投的一些企业确实也是在这个产业链上,苹果作为手机端的引领,因为疫情也好,国内的产业链不成熟也好,可能都导致了咱们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爆发。但是通过综合的判断,我相信疫情之后,明年后年,这个机会还是蕴藏的,当然,希望鲲游更加加油。
    郭志军(主持人):朱总,咱们作为国内比较著名的半导体器件公司,对您的影响或者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朱阳军:大家好,感谢郭总。其实我们芯长征也是一个刚成立才三年多一点,实际运营刚刚满三年的公司,但是团队在工业器件领域深扎了十几年,属于老兵了。整个疫情,你刚才抛的议题,总的来讲,我们经常会这么看。其实这次全球疫情对中国来讲,刚才说到建道,实际是产生弯道,为什么说产生弯道呢?我们二三月始复工以来,国内的从生产到市场还算正常,但出口型的、我们的下游客户,做出口业务的订单受很大影响,导致出口型产品上半年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国内的全面复苏,加上有一些进口产品、国际品牌的产品缺货,大概从8、9月份,在东南亚的市场已经全部停摆导致国外产品全面缺货以后,国内市场爆掉了,现在工业器件,无论是6寸还是8寸,全部满产,好一点的订单已经接到明年的8、9月份,6寸已经接到明年年终。所以整个疫情上半年受到一些干扰,但下半年全面爆发,所以我觉得总体来看,完全是利大于弊的机遇期产生了。
    芯长征从11月份开始,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我们去年定的目标是比去年要翻3倍,现在11月份已经实现比去年业绩增长3倍,确实目前整个市场比较火暴,我们的业务产品主要是toB,70%-80%的营收还是来自于工业领域应用,20%-30%大概来自消费类。消费类里边,也是跟手机充电器等等相挂钩的。所以疫情整体情况下,对我们行业来讲,更多产生了很好的不错的机遇,这个窗口到底是多少,我们目前看,至少会是到明年的下半年差不多这个窗口期还会维持,大概分享这些。
    郭志军(主持人):谢谢朱总,虽然您刚才提到咱们出口,尤其国外业务,可能受到影响,其实反过来,我也跟您报告一下,咱们需要国外的供应链也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我投的项目,他们的供应链有韩国的,韩国也和咱们采取了大致相同的疫情控制措施,工厂停产,导致国内的供应链供应也一下吃紧。但正如您刚才说的,这里有危有机,这个机可能是对芯长征整个团队的把握要素点的提供,非常不错,把危转成了机,恭喜。后面我们看看怎么合作。
    和李总是老朋友了,刚才私下问李总,李总说他的产品已经干到明年的第一季度,发展特别快,李总也给我们分享一下咱们公司的情况。
    李虹宇:我们公司是做低功耗蓝牙,目标是替代国外高端产品,除了进了小米手环和华米自我手表以外,我们去年客户都是外单,替代国外厂家芯片,所以疫情以来,意大利有三个项目人都找不到了,后来经过员工努力,国内找了很多案子,所以我们今年的情况还是不错的。而且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在家里待着,买很多电子产品,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供应链的问题,台基电要提前讲下多少单,封装测试都很紧,现在在台湾有六家封测厂,和国内东莞两家也在联系,往国内移。还有一个,到现在我们还不错,明年1月底之前的货全部订完了,这个疫情有利有弊,这次疫情受惠最大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因为中国很早就开始生产了,所以世界工厂又回来了。美国是全世界人民在家里办公,都用美国设计的芯片、PC之类的,所以这次疫情这两个国家可能越来越强了。
    郭志军(主持人):联睿微是咱们国内做低功耗蓝牙的头部企业,各种报告和机构排名都是在前头的知名企业,能有这么大的成绩确实,也是转危危机的典型案例。刚才朱总介绍的两家疫情当中的表现都特别优秀,恭喜。李总,作为来源于清华最高学府的技术来源,清微智能在音频、包括视频芯片上有很大进步,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成绩,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秀冬:清微智能相对前面几位老总的企业,我们是新秀,我们是2018年下半年,到现在运营时间也就两年。我们就像一个婴儿,刚刚才成长就遇到2020年庚子年这么大的事情,谁都没有预料到。半导体产业是全球性的产业,大风大雨到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逃脱,这是必然的,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我从一个创业型企业讲一讲感受。
    今年年初2月份的时候,疫情在国内明显爆发起来,我们的研发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可以靠互联网服务器远程办公,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到4、5月份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比如我们要图片,要去上海没法去,比如有一些给我们提供的IP,按照法律要求不能给我们提供GRS的,怎么解决,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个时间点对封装测试影响比较大,他们是人员密集型的,没法开工,这是最大的影响。等到5、6月份的时候,整个疫情国内这边控制的已经很好了,但国外发生了大的问题,这个时候对全球影响最大的是产业链的影响,明显爆发。我们最开始供应链在台湾,当时给我报的周期是三个月,我说不要说三个月,两个月我公司就over了,这是太可怕的一个事情。我当时果断的转到国内,国内虽然做这个技术上有一些问题,但我的研发人员和封装厂坐到一块儿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我们的产能往前整整提了将近两个月,这就是我们当时遇到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9·15之后,都要量产了,发现产能跟不上,产能跟不上的原因我最近也一直在看了,一个是海思事件的影响,现在即便有的地方芯片涨价,但是还是没有产能,所以我觉得2020年对大家挑战最大的就是供应链,得供应链者得天下,这是我的一些感受。
    郭志军(主持人):感谢李总,给您报告一下,我投的一个企业就是供应链出了问题,采购体系加价15%,买不到东西,跑到香港、台湾,还是不行,在供应链管理上确实需要再跟您学习。
    李秀冬:对,半导体产业链是全球性的,它的链非常长,从小的到一个日本的药水,这个药水只有日本能生产,大的到光刻机,包括打印机,国外疫情严重,开工不足,怎么办?大的交付周期已经到了两年这个时间,美国人民都是用他制作的高端芯片,比如PC,这个交期基本是两年的时间。
    郭志军(主持人):是,我虽然没在实体经济中,作为投资机构,但是看我们投的项目和我们了解的项目当中,这块今年疫情特别显现,感谢李总。
    刚才嘉宾演讲有一句话对我触动比较大,国内一直提换道超车也好,弯道超车也好,弯道容易甩出去,换道,这个道也是美国人给我们画的,我们能不能重新开一个道,我特别同意这个意见,国内整体水平和美国有差距,我们能跟随的时候还是要跟随一下,如果贸然创一个新道,这个成功概率,进入无人区创新创业,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咱们国家的投资财力、人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希望能有更稳妥的方式进入,有人趟的地方我们少踩一些坑。但我相信,国内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做了很多工作,都在悄声的做一件事——如何实现国产替代,想听听几位老总在这块有什么思考,或者在未来看我们这块会有哪些工作要做。
    李秀冬:对国产替代这件事,魏老师以前讲过一句话,国产替代我们是可以做的,但是“合作”依然是半导体不会变的大趋势。半导体的产业链非常细,虽然说中国和美国的产业链相对都是完整的,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掌握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半导体国产替代可以在关键的技术领域去做,但我们不要有一种思想,就是中国要所有的都替代,这个我觉得有一点矫枉过正。
    郭志军(主持人):我觉得国内这种声音不是少数,我们也不可能盲目的全面替代,现在中国一直在大力提倡全球化,我们还是要打开大门,张开双手,我们还是要合作。其实很多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先进道路我们还是要借鉴的,单纯的赌气性质说国产替代,其实还是不太可取的,要冷静。
    李秀冬:对,我觉得中国半导体转移过程中,能发展到这个阶段,尤其最近十年,是得益于国际合作才有今天这个局面,否则如果我们只是闭门造车的话,再给我们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见得有这个局面。
    郭志军:光刻机是咱们最卡脖子的事,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比较传的一张小图片,大概是78年,新闻报纸上中央已经开始说做光刻机,但到今天我们还是受制于人,但不能因为这个我们就完全推倒自己重来,资源浪费太大了,我们还是能合作合作,不能合作的地方我们自力更生,肯定是双结合的道路走,谢谢李总。虹宇总,您有什么高见?
    李虹宇(主持人):我们是做设计的,看设计行业,凡是需要钱的都是国外公司,凡是需要经验的基本上都是欧洲公司,这些工程师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的经验。我经常问人,你认为单片机容易做还是手机芯片容易做,每年中国有500亿单片机的销售量,简单的单片机中国只占全世界5%的量,不如手机,为什么?手机的供应链在中国,第一件事,而且手机的芯片,它的设计,基本上他知道做什么,而通用单片机市场五花八门,芯片做的非常稳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在进口替代上来讲,讲到光刻机,中国能不能做光刻机,你看看中国优秀的学生学不学数理化,如果不学的话那就没戏,如果学的话,那光刻机肯定没问题。设计不需要优秀的数理化,但设计需要坐冷板凳。所以,谈进口替代,我们最近拿了一个美国的单子。进口替代这件事是顺其自然,现在有几个国外的厂商,我做的东西跟他差不多,我比他便宜或者我比他好,我就进去了,很简单,把自己该做的工程事情做好就行了。半导体行业,把中国自己的基础教育做好,有人乐意做,中国十年二十年,国家不引导,自然而然的就会好。
    郭志军(主持人):好的工程师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很大的积累。
    李秀冬:我补充一下,可能之前大家认为半导体优秀人才都流失到了搞投资、搞金融、搞互联网,但是清华微所四十五年所庆,我们做了一个数据统计,最近五年毕业的学生,70%-80%都是在半导体行业。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在改变,我们也看到了希望。
    郭志军(主持人):给点掌声。确实没有想到,这种数据还是挺振奋人心的,刚才李总介绍到,我原来是在军工体系,国家一些真正涉及到特别卡脖子的地方,特别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地方,这种国产替代是必须的,咱们不能给战略对手留下后门。但我们的市场化,不一定非要强调所谓的国产替代,如果我们把自己内功修炼好,消费者会用自己的炒票去买这个单的,他会用脚投票的,如果咱们自己的产品就是好,性价比就是好,我觉得华为手机就是一个例子。可能几年前大家更多看到的是苹果,其实今天我和几位老总在下面候场的时候,我看都是用的华为手机。
    所以我觉得只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我们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怕吃苦,我觉得发展只是时间的问题。朱总,您也是芯片企业,一说芯片大家都说“缺芯少魂”,您怎么看?
    朱阳军:刚才听了两位李总的说法,不同的赛道确实有差异,我们这个赛道,目前的国产化率还是非常低的,中国的市场大概占到了全球的一半,甚至可能今年过去以后一半以上,但90%几是被垄断的。
    郭志军(主持人):我知道的是3%。
    朱阳军:按芯片统计国产化率不到10%,6%、7%的点,但中高端的还是被国际巨头垄断。但是我们从实际运用角度讲,这个东西如果不实现国产化,实际有很大的安全性问题。比如我们的电网、高铁,我跟国家电网和中车都深入交流,这两个技术我们产品已经开始出口了,但核心东西还是依赖进口,这对我们来讲是供应链很大的安全问题。所以,对于我们这个赛道来讲,国产化是一个必须要走的路,我们引用任正非先生的一句话讲,这条路必须胜利,除了胜利没有其他路可以走。因为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严重依赖于国际两三个三四个巨头的供应,实际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问题。消费类可能略微好一点,但很多核心的战略性领域国产化很关键。07年我回国以后,我是中科院出来的,2015年全职出来创业,现在还兼着中科院的研究员,2012年、2013年推国产的,非常非常难,那个时候下游用户对你的感觉是你能用吗?
    李秀冬:不是这样的,就像郭总讲的,这个还是要市场说话的。
    朱阳军:一开始的时候他不会给你机会测,为什么呢?他觉得这个东西我长期用ST,我没必要换,我也买得着,虽然价格高,但我的毛利没问题。所以一开始国产化有很大困难,但随着慢慢的环境变化,随着国内产线,尤其中兴国际这些一流梯队,大部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以后,芯片至少可以用了,所以慢慢开始尝试着用。用着用着发现并不比进口差,而且很多性能方面,包括定制化方面,可能比进口产品更加灵活、更好用、更高性价比。但我们不愿意提性价比,要提性价比好像我们就是低端的,其实不是。所以国产化这条路我们走得很艰辛,为什么叫芯长征?这条路走得很艰辛,像长征路一样这么波折,这个也是我们的感悟,可能不同的赛道真的不一样,尤其工况领域,我们现在全面布局汽车市场,两到三年的投资周期要有,企业要存活,这个事情蛮难的。国产化是不可逆的趋势,这是我们这个赛道百分之百肯定的结论,中国未来在功率芯片国产化方面这条道路上不存在可逆的情况,国产化最终一定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郭志军(主持人):刚才朱总也很自豪,也有一点点苦诉在里面,芯长征,这是新中国最开始源泉的力量来源。比如在国家电网,在军工,比如跟我们大的公共交通领域,这是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的,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确实在这块国内的有识之士,包括我们资本,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努力在里面,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也更好的维护我们自己的安全,我们相信有识之士在这会有高度重视和共识的。
    虹宇总和朱总都有各自不同的赛道与认识,回到鲲游,这是国内华为重点布局的点,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它可能也在承担着国产化的很多期许,李帅总,您作为联合创始人,有什么给我们分享的东西?
    李帅:我们鲲游光电做的事情和几位老总稍微不太一样,我们是用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和光学复合工艺做光学芯片,是光学器件。
    我们都是国产化的公司,第一步是做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国产替代才有价值,我们都是对国外已经跑在前面的选手的替代,对国外这些跑的比较早的长跑道选手进行追赶是必然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大环境在变化,美国在收缩,他不是在倡导全球化,他在退缩,他在往回退,你想买人家不卖怎么办,好多公司也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所以有时候国产化不是说你情不情愿的事情,是别人情不情愿的事情,这个事就变成我们一定要做。
    国产化,第一我们瞄向的是国内市场,但同时放眼全球市场,从中国应对来看,也是开放的心态,他们在退缩在封闭,我们在开放。所以我们这些公司也是这样的想法,立足国内,先做好国内国产化替代,同时争取外面的市场,这是我对国产化的一点看法。
    郭志军(主持人):秀冬总最早讲到,半导体不是一个国家富不富强就能形成的一个大的产业,它肯定是集全球、集全人类的智慧才能形成更大的产业,刚才帅总也提到,不是说我们情不情愿,可能是被倒逼的,这种倒逼只是促进了我们国产替代带历程。从国家大的策略——双循环,内循环、外循环,我们提双循环绝对不是关着门搞研究,盯着自己的市场,肯定是要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的市场,同时,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我们还是要有一些担当,不仅仅服务于国内市场,也要服务全球,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优秀的企业有更好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走向全世界,我们将来可能看到的很多产品中国制造,打开里面也是中国制造,这是我们的自豪。
    当然,我们也孕育着很大机会,国际大环境也造成咱们国内半导体行业投资有点过热,过热这个词也不为过,从资本的流向到优秀企业估值的看涨,给我们整个产业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预期。基于此,几位老总都是老板,也听听几位老板的意见,怎么看待产业过热的问题,以及我们产业上资本对半导体的追捧,对我们各自又产生了什么心理影响和实质影响?
    李虹宇:我非常非常乐观看到产业过热,这样的话,我国内的潜在的竞争对手会非常分散,人力会分散,可能有些员工就会蠢蠢欲动。很多投资人会急功近利,马上上量,然后杀价,这种市场我是不玩的,但竞争对手资金分散,人力分散,只要把我自己的事情老老实实不犯错误,基本上就会成功,我是乐见其成的。
    郭志军(主持人):有时候资本进来确实有反向的作用,很多年前,包括干细胞等等,都热过一时,因为资本狂杀进来,导致我们重要的支点上分散,这种分散导致我们没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造成负面的,但资本的认可对产业助推作用肯定是在的。阳军总,现在肯定不少资本在追着你们跑吧,您作为老板给我们分享分享您有什么小心得。
    朱阳军:产业过热肯定不好,过多的泡沫肯定不好,像啤酒一样,适度的泡沫才美妙。
    我们还是要冷静的来看一下不同的赛道特点,除了共性的话题以外,又回到工业芯片这个赛道,我们最近也在跟部委对接“十四五”的事情,我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工业器件联盟副秘书长,最近工信部也在要求我们从行业角度写一写建议,包括统计行业情况。从我们的视野来看,整个目前国内的产线,他们希望“十四五”后国产化率能达到60%、70%,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蛮难的,但如果国产化率能达到40%-50%还是相对比较能够得着的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用五年时间,从不到10%实现40%-50%,这个未来增长空间,再加上目前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我们仔细分析看一下,目前8寸线和6寸线,生产高端的,产能依然是不够的,包括中兴国际杀入进来以后,他规划的产能是比较大,但目前来看,能够释放出来的产能也就一个月5000平,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在大的宏观的帽子下,投资肯定是过热,很多不具备这方面能力的PPT一改,也具备这个能力了,出现很多滥竽充数的。这个赛道我们做了十几年都蛮难的,不是你找几个人砸一两千万就砸出来的,它需要很多经验积累,大的模拟芯片经验很重要,下游应用很重要,内功很重要。我比较同意刚才李总的观点,内功修炼不好的时候你想通过大环境,通过资本助力,能够很快出来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个人观点,连门都没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早就不至于被垄断到这个程度,整个市场被垄断到这么严重的程度。
    所以我呼吁行业大家稍微冷静一下,尤其资本,相对冷静一下,不是每一个团队出来一两个人找几个工程师写个PPT就能够完成这个事的,技术的门槛,科技的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在,主力部队产能提升一下,这个空间巨大,目前我们统计的缺口不少,再上几条线还是可以的,但不要投资过热,我就表达这个观点。
    李虹宇:我加一句,其实对于中国过热,这个钱会对半导体设计行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一个是成本高,人力成本,二是设计工程师会自恃甚高,我在上海如果找十年工作经验的数字工程师他会要总监的位置,如果在台湾找一个十年工作经验的他只是一名工程师。你干十年只做了三颗芯片,你并不是方方面面都强,但是他要求设计总监这个位置,这在国内是非常常见的,但在台湾和国外十年只是资深工程师而已,只能设计某个模块。所以,浮躁,有人说中国的数字能力还行吧,我说国内排名前1%、2%的设计工程师,我把这个工程师放到台湾,可能在台湾只能排三四十,海思做的非常好,如果海思挂的话,没有设计公司能这么花时间磕芯片。其实中国的数字也很差,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数字很好,其实成长太快了,芯片确实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数字上也需要十年以上,钱太多确实不好,我是乐见其成,我也没办法控制钱。
    郭志军(主持人):两位老总非常冷静,虽然受到资本的追捧,但两位老总还是很冷静的看待了资本的认识,阳军总和虹宇总都从事了二三十年对这个行业的研究,对这个行业的认识足够深,确实是这样,一个芯片公司不会简单的通过资本堆砌就能出来,没出来是为什么呢?还是需要我们把功底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给这个行业不断积淀力量,厚积薄发才有机会。从资本角度来看,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市场泡沫它也很难快速发展,但这个市场泡沫也不要吹的太大,吹得太大可能真的是一地鸡毛。希望不管是资本还是创业者,或者是地方政府,我们都要冷静看待,这个产业不是简单用钱堆砌出来的,它需要人才不断积累,需要技术积累,整个产业链的配合。刚才秀冬总一直强调半导体这个产业不是哪个企业,甚至哪个地区,甚至不是哪个国家,能够自己玩得转的,它是全球的大盘棋,我们希望都能冷静看待这个行业,能真正把我们自己成绩做出来。
    请几位老总稍微给我们一人一句话,给我们半导体这个行业能有什么样的建议,或者是更好的期许。
    李虹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三年之后你会看到很多设计公司死掉。我觉得过三年再看,你就会发现确实,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谢谢。
    李秀冬:中国的企业从前几年几千家到现在的四万家,接下来十年过程中,这些四万家有些被淘汰,有些被整合,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会形成一个更完善的局面。
   李帅:资本的杠杆作用还是有好处的,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对于现在的过热现象,我总觉得量变才带来质变,质变这一步不经过量变是不可能的,比如原来十来家企业做半导体,资本涌进来以后有几千家了,有一些会死掉,但总归会有好的出来,有一个积极鼓励的作用。
    对于行业发展来讲,我们还是行业新兵。我们做这个行当是用半导体设备去做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做光学,做光电子,在传统半导体行当,只能继续去努力,去追赶国外,因为人家确实跑的比较早。但是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赛道,这个机会上我们跟国外几乎在一个起跑线上,并没有落后他们很多,这些新的赛道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吧。
    郭志军(主持人):谢谢帅总,刚才几位老总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振奋的消息,新的赛道还需要我们科学家、创业者、资本,各个方面的资源共同去总结,共同去开拓。我相信,中国肯定是可以突破重围,也能实现我们自己的长足发展,但确实需要我们在座的和没有在座的同行们共同努力。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图片

  • 数字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日前,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以“共享数字经济未来,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数字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人民好品”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李金华,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出席论坛。来自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论坛,交流研讨品牌发展新路径,共话合作新机遇。   论坛现场,来自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等各行业协会代表围绕&... [阅读]

  • 2020首席技术官领袖峰会暨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11月6日-7日,CTDC2020首席技术官领袖峰会暨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素有“创新之区”美誉的绍兴上虞拉开帷幕。峰会由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之江产经智库)、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和ITShare智享会主办,邀请了学界专家、业界大咖传道授业,内容辐射包括制造业、互联网、零售消费品、汽车等在内的诸多业态,吸引了来自300余家知名企业的400余位精英齐聚于此。      据悉,本次峰... [阅读]

  • 易会满: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促进各方归位尽责

        在10月21日举行的金融街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表讲话称,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着重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市场各方归位尽责。     易会满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内涵和特征。他指出,总的看,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应该是一整套紧密联系、内在协调、相互支撑的制度生态体系,共同构成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行有效发挥作用的“四梁八柱”。具体而言包括几方面特征:基础制度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基础制度的核心... [阅读]

  • 京粤(韶关)跨区域产业协作对接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10月15日,京粤(韶关)跨区域产业协作对接洽谈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洽谈会由广东省科技厅指导,韶关市人民政府、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东莞韶关对口帮扶指挥部联合主办,以“对接首都,融入湾区,共赢发展”为主题。这是韶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部署,积极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