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查看详情

部分头部券商2022年业绩下滑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期:2023-04-06 14:35:15  责编:刘玉辉 
分享: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共有25家券商披露2022年年报,实现营收总额为4012.8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099.99亿元。营收前五位的券商依次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归母净利润前五位的券商依次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多家券商业绩出现下滑,证券投资业务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全面注册制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财富管理成为券商转型的重要抓手。

  证券投资业务拖累业绩

  以中信证券为例,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1.09亿元,同比下滑14.92%,实现归母净利润213.17亿元,同比下滑7.7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8%,同比减少5.77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2022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88亿元,同比下降9.85%;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85亿元,同比下降9.84%;证券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7.72亿元,同比下降14.22%;证券承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11亿元,同比增长9.78%;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53亿元,同比下降34.60%。资产管理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是中信证券的高毛利业务,特别是证券投资业务期内下降幅度较大,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

  另一头部券商中金公司业绩亦下滑。年报显示,2022年,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87亿元,同比下降13.4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5.98亿元,同比下降29.51%。从营收结构来看,中金公司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私募股权、财富管理等主要业务期内营收均出现下滑,特别是股票业务、固定收益、私募股权等高毛利业务,期内营收同比分别下滑29.68%、3.21%、13.62%。

  中国银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36.4亿元,同比降6.5%;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25.6%。从营收结构看,2022年,公司“自营及其他证券交易业务”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3.37亿元,同比下滑49.65%,是该公司营收降幅最大的业务,该业务毛利率为85.36%。

  中证协近期向券商下发的《证券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分析》显示,我国证券行业2022年度经营业绩短期承压,证券投资业务是主要拖累因素。行业格局上,呈现头部证券公司领先发展、中小证券公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2022年前十名券商的收入及净利总和分别占比46%、60%。中证协还指出,头部券商的资产规模及经营业绩稳居行业前列,在证券投资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等方面贡献行业一半以上收入。

  深化财富管理转型

  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国联证券等多家上市券商近日相继举行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其中,财富管理转型、抢抓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区域布局等话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国泰君安副董事长、总裁王松表示,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将显著提升直接融资效率和规模,并将推动券商升级,锻造领先的产业化、专业化、综合化服务能力。2023年,公司将积极把握全面注册制改革等基础性制度变革带来的市场机遇,坚定投行事业部制改革方向,加强产业深耕,全面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继续加大IPO业务发展,拓宽企业服务链条,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综合投行和数字投行。

  东方证券在年报中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增量思维,继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发展;线上线下持续发力,巩固基金投顾的市场领先竞争优势;坚持买方思维,继续聚焦发力机构理财业务,实现对机构投资者服务的集团协同和外溢;抓住市场机遇,抢占个人养老金业务先机,打造财富管理第二赛道;通过机构合作、线上平台、创新业务等方式不断扩大客群基础,加大获客力度;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市场人才任用机制,释放业务活力和潜力。

  国联证券董事会秘书王捷表示,公司不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改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资产配置体系和产品体系,基金投顾策略更加丰富,业务保有规模保持行业前列。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增强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公募加快“出海”步伐

       近日,证监会核准汇添富基金在新加坡设立汇添富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添富新加坡”)。公开资料显示,这已经是汇添富基金设立的第三家境外子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20家公募基金公司设立了境外子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境内基金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既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全球化投资服务,还可以为海外投资者带来投资中国市场的更多机遇。在业务落地方面,境外子公司想要在海外市场“杀出一条血路&r... [阅读]

  •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酝酿扩大在华投资

       近期,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相继举办。在两个重量级论坛上,中国均释放了持续扩大市场开放、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积极信号。日前,由商务部举办的“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贯穿全年的投资促进活动,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开放举措进一步坚定了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的信心。不少外资企业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巨大消费市场活力以及转... [阅读]

  • 银行数字化转型服务更有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提速,通过完善战略规划、提升科技能力、深挖数据价值,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与精准度。“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答题和必选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说,其中,战略部署、科技引领、数据驱动是提供动力的三大核心“器官”。   完善战略规划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ldqu... [阅读]

  • 经济向好提振中国资产 开放增强外资信心

      “欢迎国际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继续扩大在华业务与投资,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近期,面对国际金融机构密集来访,我国金融管理部门作出积极回应并释放清晰信号。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为国际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机遇。随着经济恢复向好,中国资本市场正进一步展现强大吸引力。今年一季度,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1800亿元,达去年全年的两倍以上。   受访外资机构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