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 查看详情

开展协同创新,对抗人类健康“头号杀手”

来源: 科技日报   日期:2023-09-08 08:09:00  责编:刘玉辉 
分享:

  在感染性疾病的科学研究中,协同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协同创新,我们可以扩大合作范围,整合临床病例、科研平台、人才骨干和经费投入等各方面资源。通过优化配置、补齐短板,不仅可以加快科研进程,还可以深入全面地认识其中的科学规律,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

  感染性疾病简称感染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感染病占人类全部死因的25%以上,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新冠病毒感染就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带领的团队发布了全球首份新冠病毒感染病理报告。

  王福生长期从事感染病的临床诊治、科学研究及生物安全工作。在第十三个“世界肝炎日”相关活动上,他再次就相关知识进行了科普。那么,在感染病学领域我们做了哪些原创性工作?如何让临床和科研更好地结合?我国感染病学科体系与防控研究面临哪些挑战?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王福生进行了专访。

  传染病研究水平显著提升

  记者:能否结合您的科研经历,谈谈感染病学的研究现状和原创性工作?

  王福生:新中国成立以来,鼠疫、霍乱、伤寒、麻风等一些严重传染性疾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全国大规模宣传计划免疫、推广接种疫苗等措施,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疟疾基本被消除,乙肝的新发病例数逐年下降。我国传染病的科学研究水平目前也已显著提升,无论是体系和平台建设,还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均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在与重大及新突发传染病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开展了一些原创性工作。在艾滋病的研究方面,我们针对艾滋病免疫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同种异体过继免疫疗法、干细胞治疗等技术,帮助艾滋病患者实现免疫重建,力求功能性治愈。在慢性乙肝研究方面,首次提出乙肝临床转归中免疫应答“爬坡假说”的原创性理论,开展了过继免疫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多种新型免疫疗法的临床转化研究,改善了慢性乙肝及重症肝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儿童乙肝的临床抗病毒治疗和对相关机制的研究。

  记者:从临床科研角度看,为什么病毒性肝炎防治会遇到“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这三大“拦路虎”?当前我国相关科研进展如何?

  王福生:为消除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感染造成的疾病负担,及时对感染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十分必要。慢性丙型肝炎已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愈的时代,患者一般经过3个月左右的抗病毒治疗后,99%以上均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然而,对HBV引起的慢性乙肝,目前临床上依然存在感染者“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等难题。

  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身处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这可能是造成HBV感染者筛查率及就诊率低的主要原因。而针对乙肝治愈率低这一问题,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从病毒学方面,HBV感染者具有体内病毒大量复制、病毒抗原及病毒库(cccDNA)持续存在等特点;从免疫学方面,感染者体内大量病毒抗原的存在导致特异性效应T细胞和B细胞功能耗竭或功能缺陷,尤其是在肝脏内原位免疫中缺乏抗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抗病毒治疗方面,现有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很难清除体内的ccc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目前,成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治愈率很低,5年连续抗病毒治疗治愈率仍然低于8%。但与成人慢性乙肝相比,儿童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1—3岁治愈率可达50%以上,且年龄越小、治疗越早,患儿的治愈率越高,但其中的免疫学机制等还需进一步探究。总之,无论是慢性乙肝还是慢性丙肝,都应主动筛查、早诊早治,这样患者才能实现更好的临床获益。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这些年,您多次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临床救治。能否介绍一下目前传染病疫情防控和救治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福生:2003年发生的SARS疫情,暴露出此前我国在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SARS疫情后,重大和新突发传染病的防治更加受到重视,相关部门设置了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科技专项。同时,不仅关注临床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科研平台的建设,更注重传染病人才队伍的培养。例如,将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提升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质量;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技术集成,有力提升了我国传染病科学自主防控和创新能力,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冠疫情时期,在科技攻关方面,借助前沿现代医学技术,我国在一周内分离出病原体,最早报道了新冠患者肺部病理特征,同时揭示了相关的免疫治病机制,为新型药物、疫苗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病原体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预警、监测、实验研究体系。

  在临床救治方面,我们加强了重症传染病的应急救治技术研究,建立了重症化预测指标体系,制定了重症病例救治指南,搭建了多学科的联合诊治平台,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救治机制,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传染病防治体系和平台。整体上看,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感染病例和重症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协同创新是国际感染病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能否介绍一下开展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我国在感染病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协同创新的情况如何?

  王福生:在感染性疾病的科学研究中,协同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协同创新,我们可以扩大合作范围,整合临床病例、科研平台、人才骨干和经费投入等各方面资源。通过优化配置、补齐短板,不仅可以加快科研进程,还可以深入全面地认识其中的科学规律,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我们通过协同创新快速研发了基因测序技术以排查病原体序列,传染病的检测速度和准确率大大提高,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此外,通过协同创新,我们可以应用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对疾病的传播规律、防治模式进行分析,为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方案。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更需要协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切实解决难题。

  加强医、研、企三方联合创新

  记者:目前,我国感染病学科体系与防控研究面临哪些挑战?您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

  王福生:目前,我国感染病学科体系与防控研究还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科研创新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多数还处在“积累”“跟跑”阶段,原创工作比较少,研究也比较分散,深度与力度不足,缺乏系统性。尤其在感染病的创新平台、创新药物、创新装备等方面,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科持续快速发展。其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科体系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专科医师队伍基础素质尚待提高。第三,感染性疾病谱发生变化,种类变多。但病毒性肝炎以外的其他大多数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同时临床科室分科越来越细,导致许多年轻医生缺乏系统全面的传染病患者救治历练。部分地区或医疗机构对传染病防治缺乏长远谋划,使感染病学科发展体系缺乏连续性。

  我建议加强感染病医疗机构、研究所、企业的三方联合创新,推进感染病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真正服务于传染病防控。同时,加强系统培养,落实有利于传染病诊治与防控人员进步的具体措施,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梯队。

  记者: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客观上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国感染病学科人才队伍的现状如何?您对人才队伍建设有何建议?

  王福生:我国当前感染病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不少医院的感染科招收优秀毕业生存在困难,毕业生普遍认为从事传染病专业“待遇低”“风险大”“专业发展环境不佳”。二是应届毕业生普遍对传染病病种见得少,缺乏感性认识,传染病基础知识不足。三是传染病教材内容及教学模式未能与时俱进。

  我建议改善传染病专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待遇与环境,持续发展并重视传染病的防治意识,提升岗位吸引力。同时,还要多途径更新传染病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传染病专业的学科教育水平。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HPV疫苗上半年批签发大增 相关上市公司正发力海外市场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数据及相关公司半年度报告,2023上半年,国内HPV疫苗合计批签发数量达322批次,同比增长79.20%。其中,万泰生物2价HPV疫苗批签发为231批次,同比增长65%;沃森生物2价HPV疫苗获得批签发414.39万剂,同比增长368.42%;GSK、默沙东获批进入中国销售的HPV疫苗批签发数量也相应增长。   HPV疫苗批签发数量的增长也促进了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沃森生物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增长8.13%,HPV等核心疫苗销... [阅读]

  • 药械集采扩面提速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料增加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近日发布《关于开展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药品企业进行相关药品信息填报。此次集采公布195个品规信息,共计44个品种。除药品拟开展国家集采之外,在耗材集采方面,安徽、河南、江西、天津等地也在密集推进省际联盟集采,产品涉及体外诊断试剂、手动及电动腔镜吻合器耗材以及电生理耗材等。   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以来,药械集采持续扩面提速,集采品种新增近百种,同时采购规则也更加成熟完善。从既往几次结果来看,相关集采中标产品使用量快... [阅读]

  • 胰腺癌代谢分型及化疗耐药机制被揭示

       9月4日记者获悉,包括上海长海医院金钢教授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员研究组在内的多个科研团队合作,系统性揭示了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代谢组学特征,并通过整合代谢组、全基因组、转录组和药物敏感性等多组学数据,提出不同代谢亚型的化疗敏感性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报告医学》。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有“癌症之王”的称号。约有90%的胰腺癌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PDAC,... [阅读]

  • 健康时尚新跨界!Swisse斯维诗携京东超级品牌日“打卡”健康营养新体验

       近年来,自然健康已经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健合集团旗下源自澳洲的自然营养健康品牌Swisse斯维诗,一直探寻时尚+健康的更多可能,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健康营养品牌。时隔一年,Swisse斯维诗再次在8月携手京东健康、京东超级品牌日,以更新颖形式带来品类教育新玩法。不仅携手品牌代言人迪丽热巴打造健康时尚派对,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互动诠释“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深度表达;还在8月通过携手Swisse斯维诗品牌大使郑钦文,联合专业网球装备品牌Wilso...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