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  >> 查看详情

甘肃:农家书屋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2022-04-18 09:50:58  责编:刘玉辉 
分享:

   春光里,菜地忙。匆忙吃过午饭,赵学成忙里偷闲,翻看起一本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书。“现在种蔬菜,技术是关键。”到农家书屋阅读,或者借了书带回家看,已经成了赵学成平日里的习惯。

  今年53岁的赵学成,家住甘肃省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村里的农家书屋,是甘肃省首批建设的农家书屋之一。“种十几亩蔬菜,一年两茬,能挣10万元。”赵学成参加过高考,如今是种菜的好手,“干一行爱一行,我常去农家书屋看种植方面的书。”

  “甘肃从2005年开始试点建设农家书屋,2012年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农家书屋16321个,出版物保有量达3100万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2.6册,每个农家书屋平均年借阅登记量120册次左右,年总借阅登记量超过200万册次。

  精准配置

  农民“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

  “2007年,我们是全县第一个建农家书屋的村子。”年逾古稀的高墩营村原村支书钱其峰说。2018年,高墩营村的农家书屋挂了块新牌子——甘肃省图书馆流动图书站。“在当时,这也是全省头一份。”钱其峰说,省图书馆每年投放6000多册书,半年更新一次。

  走进高墩营村的农家书屋,书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世界名著、法律知识等书籍。

  “现在有1.5万余册书,可以来书屋读,也可以登记后拿回家看。”管理员景正红拿出厚厚一本借阅登记名册,“农业技术方面的书,乡亲们最喜爱。”景正红说,村里以种植高原夏菜为主,农闲时,大家会到书屋来选书看书,琢磨种菜门道。

  “书屋刚建起来时,书还不多。”赵学成坦言,当时一些农业种植方面的读物,不仅技术落伍,还不对口,“我们种麦子的人,去看种大米的书,风马牛不相及嘛!”赵学成嘿嘿一笑。

  针对这些问题,甘肃按照农民“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原则,根据各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差异,将全省分为7个区域,精准配置图书。

  “变化特别大。”景正红说,书籍更新快、更有针对性,关于本地农作物的书增加不少,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此外,政府还会组织农技人员到农家书屋提供专业培训。乡亲们感受到,村里的书屋,“农”味更浓了。

  甘肃还将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更深入的阅读网络。“过去,农家书屋与图书馆,在选书、用书等方面相对独立。”甘肃省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旭红说,如今,在不少地方,只要办张图书卡,就能“一卡通”。

  “带上身份证,就能办读书卡。”赵学成说:“图书馆借的书,只要还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就行。”

  “未来,还要打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区域限制,盘活和调配图书资源,使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李旭红说。

  上门送书

  “马背上的书屋”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家书屋,建好更要用好,尤其要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这是你前几天打电话要的书,给你送来了。”顾伟东将书递给村民顾正林,还不忘问:“合适着吗?”

  “合适得很!”顾正林满口应道,他借的是一本讲养殖防疫技术的书,“养的羊数量翻了一番,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不学习就没技术嘛。”

  顾伟东是西岭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为送这本书,他骑马走了将近一小时。

  西岭村位于祁连山北麓,是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的一个纯牧业村。“全村113户,居住分散,大家到农家书屋借阅图书的积极性不高。”顾伟东说,为此,村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成立了不定期上门送书的流动书屋——“马背上的书屋”。

  截至目前,“马背上的书屋”已向西岭村农牧民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上千次,提供了300多次电话订阅服务。

  “只有创新服务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全面覆盖。”王成勇说,甘肃的有些村子,群众居住分散,需要探索出农家书屋从单一、固定的场所,变成更适合农村阅读需求的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才能调动群众阅读的积极性。”

  农家书屋还必须考虑到农村儿童的阅读需求。“儿童时期是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李旭红说:“可以多聘请退休教师作为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发挥其育人特长。”

  “放学后,很多孩子都会来书屋上自习、看书。”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倪海江退休前是小学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

  “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少,农家书屋是他们接触外界的重要桥梁。”倪海江说,孩子们的父母多在外务工,农家书屋往往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每天都有约20个孩子来阅读。”村农家书屋现有藏书7000多册,基本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不久前,什字坪村农家书屋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数字升级

  提供便利服务,满足个性需求

  2019年,甘肃省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百草园”客户端上线运行。“平台集政策信息、农业知识、影视作品等于一体,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李旭红说,从纸质阅读到屏上阅读,“百草园”让农家书屋走到了田间地头,将“村村有书屋”变为“人人有书屋”。

  “时代发展,农家书屋也要升级换代。”王成勇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可突破时空限制,将文化资源送到乡亲们手边。“刚看不习惯,现在离不开。”赵学成说,能听书、能听戏,“还能在手机上借阅,村里头存取,方便得很。”

  “现在人人有手机,电脑也普及,不少群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什字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刚说,今年村里将投入30多万元,对书屋改造升级,更换桌椅、升级网络,建设数字书屋。

  “数字化赋能农家书屋,可以整合海量资源、提供便利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李旭红说,通过省级平台可实时对用户阅读时段、喜好等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资源和服务。

  截至目前,甘肃有超过100万名农民通过数字农家书屋阅读。不少农民用手机下载戏曲节目,一边干活一边听。与实体书屋相比,数字书屋拥有海量资源。甘肃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可提供图书3.3万余册、电子期刊600种、音视频1.9万余部,并且同步课堂7.7万分钟,听书资源28万分钟,使用和浏览次数达到2500万人次。

  “从‘田间’到‘云端’,农家书屋正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王成勇说,教育农民、服务农业,乡村阅读气氛越来越浓厚,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汇聚了精神力量。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小麦机械化:97%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2020年我国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在97%左右,耕、种、收机械化率分别达99.67%、90.88%、95.87%,已率先在三大主粮中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其中,在小麦生产面积最大的河南省,小麦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9.3%。那么,小麦生产机械化事业是否已经“大功告成”?我国的小麦生产机械化在国际上又处于何种水平?是否还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空间?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 [阅读]

  •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件

       2021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过9700件,授权3218件。自1999年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总量已经突破5万件,目前已授权近2万件,2017年至2021年的申请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的快速上升,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策法律密集出台,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彰显了国家保护品种权人利益、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优化良好营商环境、... [阅读]

  • 小麦“癌症”威胁粮食安全 “扬麦”新品种保产增效

       阳春三月,小麦关键拔节期,但也是病虫害高发期。3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驱车前往江苏省高邮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看到,示范区连片的麦田里,绿油油的苗儿长势喜人。   “这是我们科研团队历时16年持续攻关,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选育出的可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的‘双抗’优质高产新品种‘扬麦’33号。它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更好。”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说。   ... [阅读]

  • 如何率先用生物炭技术实现农业碳汇?

       生物炭,一个既新鲜又古老的名词。生物炭通常是指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在缺氧和一定温度条件下热解形成的富碳产物。21世纪伊始,中国生物炭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率先开启了生物炭农业应用研究的序幕。   “农林业废弃生物质炭化综合利用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行途径之一。”陈温福介绍说,它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生态安全、无污染、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等显著特点。生物炭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在实现农业碳汇的同时,解决耕地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