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遗产  >> 查看详情

一票难求!紫禁城六百年大展落幕,为何这么火?

来源: 中新社   日期:2020-11-18 09:43:57  责编:刘玉辉 
分享:
    “从9月10日到11月15日,好像用一场展览给紫禁城过了一个盛大的生日。”11月15日,火到要抢票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落下帷幕。展览的最后一天,依旧有很多人前去排队看展、很多网友在微博上晒出自己排队的照片。

  一票难求的展览

  11月15日,网上有人晒出自己在“紫禁城六百年大展”最后一天“打卡”的照片。画面中,人们排起长队,等待进入展厅,一睹这座600年宫殿的历史。事实上,开展以来,“爆满”就成了常态。而早在11月5日,大展最后一天的门票就已售罄。有媒体特意计算了一下时间,仅6分钟,票就被抢购一空。

  图为观众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从午门西马道进入展厅,256米长的展线上,紫禁城600年的时光徐徐展开。展览选取600年中18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展现紫禁城时序轮回中的变与不变。西雁翅楼、午门正楼、东雁翅楼三个展厅,讲述了紫禁城从营建到明清两代建筑格局与风格的变化,再到对外开放的600年历程。

  图为观众参观"朱瞻基行乐图卷(明宣德)"。中新社记者 杜洋摄

  展览展出的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其中,既有明代宫城的琉璃构件,也有反映紫禁城部分宫殿格局的古画;既有紫禁城开放后的老照片,也有可以扫描二维码打卡的紫禁城宫殿建筑全景模型……

  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和五供,是在首次养心殿大修时发现的。制作工艺久已失传的符望阁漆纱也是首次现身,这其实是乾隆年间的纱窗,二百多年来它首度与公众见面。

  图为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及五供。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而作为这600年历史的重要节点,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皇宫时紫禁城的照片也在展览中呈现。照片里,储秀宫南窗炕几上残余的半枚苹果,是溥仪匆匆离宫前吃剩的。

  资料图:11月6日,游客穿着各式古装在北京故宫游览。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着古装游览。 中新社记者张宇 摄

  95年前:从皇宫到故宫

  在很多人印象中,故宫成为“网红”、展览开始备受追捧,应该是从几年前的“故宫跑”开始的。

  那是2015年9月,“石渠宝笈”特展开幕,全卷《清明上河图》展出。很多人进了故宫以后径直奔向展览所在的武英殿。一个展览,看展的队伍就排了几百米长。

  结果是越跑人越多,越跑越快,为此还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故宫跑”。

  那年,故宫渐渐成了“网红”:去看展览要排队、买票要进行预约,故宫的景色成了拍照好去处、连宫里的猫也有了微博账号……

  图为观众参观"明黄色缎绣藤萝纹夹衬衣(清光绪)"。中新社记者杜洋 摄

  不过在历史上,故宫博物院可不是从有网络那天才走红的。

  回溯到95年前,那时的故宫就已经是人们追捧的对象了。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昔日的紫禁城变成了博物馆。原来封闭森严的皇宫里挤满了平民百姓,曾经皇帝私有的古物拥有了全新意义的“观众”,所有民众成为了故宫新的“主人”。

  图为观众参观故宫太和殿上的脊兽,这一组脊兽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的原件。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开院典礼结束后,观众开始出入于博物院各宫殿,观赏宫殿建筑及陈列的古物,“唯见熙来攘往之盛而已”。

  统计显示,仅十月十、十一两日游客就达5万余人次,“次日清理参观路线捡拾妇孺手帕、鞋帽,凡四抬筐,实是博物馆界未有的盛况。”

  从当年的描述来看,大家对于故宫的热情应该丝毫不亚于今日。

  600年的生生不息

  已经600岁的紫禁城见证了近一个世纪公众的来来往往,而在这以前,它也见证了24位皇帝的人生历程。

  时间拉回到600年前,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历经14年营建之后,紫禁城终于建成。

  不过,建成后的紫禁城并非一成不变。它处在生生不息、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图为游客参观金嵌珠石金瓯永固杯。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以太和殿为例,这座宫殿最初的名字是奉天殿,却在建成9个月后就不幸被雷电击中,化为灰烬。直到20年后的正统五年才得以重建。

  此后,这座宫殿几经焚毁又重建。康熙年间,为防火考虑,将太和殿两侧的抄手游廊改为封火山墙。

  资料图:11月6日,游客穿着各式古装在北京故宫游览。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着古装游览。 中新社记者张宇 摄

  在这600年中,紫禁城也被打上各个时代的烙印。你能在神武门中看到延续自明代的屋顶曲线,也能在养心殿里发现乾隆皇帝留下的印迹。

  作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的主角,紫禁城看过了600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展览虽然已经落幕,不过故宫博物院近日在其官方微博接连推出#故宫邀你云看展#视频,由此次特展的筹展组人员进行讲解。

  600年之后,紫禁城的故事还在继续。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多件文物汇聚国博大运河文化展 《运河全图》等重磅文物首亮真迹

        水波为曲,桨帆当歌,大运河带着故事,“流”进国家博物馆展厅。这场“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的展厅里,170件文物中图的比例颇高,严谨的平面图、写意的风景图,还有数据统计图等应有尽有。其中,《运河全图》《潞河督运图》《河防一览图》等重磅文物均为首次亮真迹。     进入展厅,展线宛如一条蜿蜒河道,文物、模型和视频等按照“一河千载通南北&rdqu... [阅读]

  • 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近日,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奔赴漳州市龙文区第一幼儿园、龙文区西坑小学、漳州第二实验小学龙江分校等10所幼儿园和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木偶戏表演。简单的舞台、活灵活现的道具、栩栩如生的木偶造型,在演出人员神奇的手指操纵下,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角色的内在和外形。精彩的木偶表演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演出现场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孩子们被布袋木偶的魅力折服... [阅读]

  • 龙门石窟考古发现唐代塔基 初步推测为印度高僧墓塔

        近日,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上,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一项重要考古成果:通过对唐代皇家寺院香山寺遗址的首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较高规格、较大规模的塔基,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推测为唐代入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     “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香山寺是唐代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武则天敕令创建。寺院遗址位于龙门东山南麓,现存面积4万多平方米。 经国家文... [阅读]

  • 故宫屋顶无法落鸟? 专家:以讹传讹的民间传说而已

        关于故宫一直有着各种传说。其中之一是,故宫屋顶之所以看上去特别干净光洁,是因为设计时有特别的考量,以至于鸟无法停留,不会在屋顶排泄。     这一说法广为流传,文化学者马未都也曾在节目中表达过“故宫屋顶为什么没有鸟屎”的类似观点。最近,马未都讲述上述观点的一则短视频,被微博用户“陆地围脖”挖了出来。视频中,马未都称故宫屋顶之所以特别干净、没有鸟屎,其主要原因是琉璃瓦特别光滑,加之... [阅读]